返回

春时恰恰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128(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先怕将哭嚎出声,一个一个跟着求饶流涕不止。

    何栖微探出身,细看宜州的元夜佳节。

    真是鱼龙灯转不夜天,丝竹歌舞昼未歇,星失其彩,月失其色,笙歌楼台,火树银花,此地繁华盛景胜却九天宫阙无数。

    只是再热闹喧嚣似都与她无关,她等侯的人尚未归来,底下车水马龙、肩摩毂击,怎也不见熟悉的身影。

    她一个一看过去,背影依稀,待回身,却是陌路别客,心底涌出无限的失望来。

    怎得还未归来,莫不是出事了?一念既生,心如藤缠,更加无所依从。正在惶惶无措之时,一人牵马停客店前,于无边的璀璨,无际的灯火中抬起来头,冲她展颜一笑:“阿圆!”

    她惊喜之下掩嘴而笑,她的眼中唯有一人一马,人间万彩顿成阑珊。

    第八十六章

    月寄当空,宜州的热闹没有停下半分。

    沿街商铺遍垂彩灯,树梢枝头尽缠彩缎,水面溪畔河灯盏盏,歌女船头轻歌曼舞,多情浪子推杯置盏。行人接踵,车马不通,男女老少尽着新衣,青年夫妇牵衣结伴,灯摇人影,似羞未羞。

    街边更有百种的吃食汤饮,鱼丸、汤团、糖糕、八宝甜羹,豆粉滚圆子,蔗汁、梨浆、香茶……

    何栖等人虽心有余悸,到底不愿错过佳节,左右留在客店又无趣。施翎又从众地痞那抖搂了银钱,再增添三分,一并补偿给了店家。

    店家本当今日要亏个底朝天,没想到竟得了陪偿,在心里默算片刻,倒似有赚,转忧为喜,驱着店伙计上前收拾卖好。

    众地痞哪敢有半点不满,连地头都陷在了通判府,对上这两个活太岁,捡回一条小命,实是几辈子修的福德。讨了饶,说了几句奉承的话,一众人或搀或扶或抬,自去医铺或归转家中。

    “虽晚了,街集上却还热闹,到底不算错过元夜。”沈拓将一盏小小的纱灯递给何栖。

    何栖接过,拎在手里细细端详,烛光轻透,嫩柳归燕似是活过来一般。她在看灯,沈拓却在看人。隔灯观人,柔了眉目,淡了年月,朦胧如一画,只想卷成一轴藏入怀中,仔细珍藏。

    何秀才一扫刚才的阴霾,笑呵呵看他们小夫妻一眼,拉紧了沈计的手,怕他走失。曹英与施翎道:“真是百业红火,竟是看不出哪个行当更招客。”

    施翎挠头道:“曹家哥哥与我说这个,我却是不懂。”

    曹英笑道:“我只问你,宜州这些的商家店铺,你最愿去哪家?”

    施翎也笑起来:“若有闲钱,自然要买了酒吃。曹家哥哥要是卖酒,我定定时时光顾。”

    曹英无奈道:“桃溪何家卖得好酒,几十年的经营,我如何与他家相争,还是另寻其它的买卖。”

    施翎不解:“曹哥哥家棺材生意兴隆,何必去做别的行当,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平整的好道缘何不走,偏要去趟荆棘?”

    曹英叹道:“日日与死人打交道,晦气得紧。”想想又道,“家中枝叶繁茂,百子千孙的,少不得几百张的嘴……”

    施翎笑道:“哥哥可是扯谎,我细数半日,曹家也不得这些人。”

    何秀才在前头笑,回身对施翎道:“你曹哥哥是做生意的,他们索溜的嘴皮,再平常的事也要夸大几分,你不如折半拣了听。”

    曹英大笑几声:“说惯了嘴,我虽巧舌,根子却不欺人,不做以次充好的下作手段。”

    何秀才赞道:“行商当以‘诚’为首,开门迎客,一视同仁,童叟无欺。”

    曹英连连点头,道:“亲家公说得在理。”

    何栖闷笑,别看何秀才说得明白,似是事事通透,出门在外却是受不得好话鼓动,又不擅讨价还价,明知对方漫天开价,他却不与之争辩。若是心头之好,徘徊回顾,多花些银钱也要买将回去;若是寻常之物,他便转身离去,店家见了。每上来拉他袖子伏首卖好,哭诉困顿,何秀才听罢,又慷慨解囊。

    何栖初时只当何秀才误信店家家道艰难,谁知何秀才道:虽知不真,但他低眉乞怜,弃尽颜面,何苦与他计较?

    他自家有气节傲骨,不食嗟来之食,见不得他人为了赚几个铜子曲膝弓背,赔尽小心。

    何秀才也知自己的毛病,家中早非先前光景,并不宽裕。遇着要支使大钱的事物,便使人托与卢继。喜得卢娘子暗地念佛:郎君君子端方,难免过迂,眼下倒知打个弯,可见娘子在天有灵暗地庇佑。

    沈拓见她边走边笑,忙护着好以免摔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