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时恰恰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134(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沈计道:“阿公,阿爹留了山林,要是银钱不趁手,不如先砍树卖了木材应急。阿公宽心,阿兄与嫂嫂定不会鲁莽行事的。”

    何秀才笑了,道:“阿公不忧心,小郎也不担心。我们一老一少,左右帮衬不上,暂且做一对闲人袖手旁观如何?”

    沈计点头,暗下决心好好念书,不负兄嫂所期。

    阿娣在前院边扫地边听动静,直扫得尘土飞扬迷人眼睛,她自个倒是一无所觉,自顾自埋头将角角落落扫个干净,眼见一人立在自己跟前,心里暗道糟糕,扫把却直朝来人裙摆招呼了上去。

    齐氏挎了篮子穿得齐整上门,迎头就是漫天泥尘,所幸米糕拿粗布盖着,没有弄脏。又气又急斥道:“你这个丫头好不晓事,洒扫洒扫,你也不洒点水,扬得一片尘土。”

    阿娣眨了眨眼,记起齐氏来,这是自家郎主的亲娘。自己没等到货郎,倒把货郎娘子给等到了,也不知她会不会与自己的换鸡内金?又想起她是个爱哭的,上回来就哭了好久,这回……偷偷看了肯齐氏,果然又没个笑脸了。

    阿娣顿时怕起来,扔了扫把,一溜冲回院中,一气跑到何栖身边喘着粗气道:“娘子不好了,郎主的阿娘又来了,又是要哭的模样。”

    何栖将一只包好的粽子放进清水中,沈拓透过口风,说他们离家时齐氏上门来找,因此并不惊讶,笑道:“婆母来了,你慌什么?”

    阿娣拍了胸口,道:“我怕她得很,立她面前手脚都绑了似的。”

    何栖教她道:“婆母不是寻常来客,你这样将她撇在院外,未免失礼。”

    阿娣自知有错,再见齐氏时便揖礼赔罪。

    齐氏被冷落在院门外,气得脸都青了,欲发火又记起自己是来修好的,忍气对何栖道:“她来了这般久,还是乡野丫头的举动,半点礼数都不懂,媳妇怎还没教好她。”

    何栖领她进屋,回道:“许是乍见婆母,心中不愿起身去见齐氏。

    出门前又对何秀才道:“阿公,我去去就来,墨还没写完哩。”

    何秀才暗地叹气,点头应允。

    沈计一路走一路想:阿娘无事从不登门,今日来也不知为着什么。莫非她知道阿兄与嫂嫂买船的事,上门来问个究竟?如果她试我,我一定不能露了口风。若不是为船,就是在李家跟人吵了嘴,来找阿兄撑腰。又或者听了什么人的挑嗖,来找嫂嫂的麻烦。

    他心中既疑齐氏,竖着全身的刺,绷着脸,脚下生风到了偏厅,冲着齐氏深揖一礼,心中奇怪:隔一年,阿娘看着倒是有岁数的模样。

    齐氏许久见未见沈计,竟是愣了一愣,眼前瘦条条的总角少年甚是眼生,浑没记忆中的模样,似是春日疯抽的一根枝条,经雨之后一夜垂条。她绞了手帕,上前想将沈计揽进怀里。

    沈计心中提防,她一近身,便连退几步,拿一对清灵的眼睛看着齐氏,揖礼道:“阿娘,儿子已非幼童,不好如此亲近。”

    齐氏扑个空,很有几分委屈,道:“你便是成年娶妻,做得高官,也是我儿子。还不叫母子亲近的?”

    沈计不理,问道:“阿娘是走路来还是雇车来?”

    齐氏答道:“我是走路来的,这般近,坐车费银钱。”

    沈计皱眉,想了想道:“阿娘歇息片刻与嫂嫂说话,家去时我送阿娘,阿兄说年前年后市街多歹人。”

    齐氏只当沈计体贴,拉过篮子唤阿娣装盘:“小郎尝尝阿娘做的糕点,你温书肚中饿了,也可以垫巴垫巴。”

    沈计揖礼道:“阿娘心意,沈计不肯收受,家中这些人,又有阿兄又有嫂嫂,还有阿公和施大哥,哪能私下一人独食?”

    直说得齐氏拿着米糕僵立在那,半晌才扯出一个笑意:“是阿娘说错了话,小郎读书认字,到底与别个不同。”

    何栖在旁不得不出声道:“婆母稍坐,我在家包着角粽,也有嵌枣、掺黑红豆子的,婆母家去时带几个回去。”

    齐氏假意推辞了几句,还道:“媳妇去忙,我又不是寻常亲戚,不用特特相陪。”让沈计去写字,出来立在廊下看何栖包粽子,细声细气地把何栖的手艺夸了又夸。

    何栖一时摸不准她的脉,只是笑着应和,多余的一句不问一句不说。齐氏也不以为意,守了一边坐下,又夸院中花木。

    沈计回去写了半页书,看看日头,又踱出来,一本正经地冲齐氏道:“阿娘,日近晌午,儿子早些送你回去,免得李家担心让人来接,两家错身白跑一趟。”

    齐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