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级军工科学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平头蝈(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营养物质经过氧化,才会被细胞利用,转化成能量,供给各个组织器官,才能保证免疫系统正常工作。人缺氧,各器官的功能和免疫力就会下降,就会推动对病毒的抵御能力。

    过量吸氧还会促进生命衰老。进入人体的氧与细胞中的氧化酶发生反应,可生成过氧化氢,进而变成脂褐素。这种脂褐素是加速细胞衰老的有害物质,它堆积在心肌,使心肌细胞老化,心功能减退;堆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老化和硬化;堆积在肝脏,削弱肝功能;堆积在大脑,引起智力下降,记忆力衰退,人变得痴呆;堆积在皮肤上,形成老年斑。研究人员分析水成岩发现38亿年前早期地球上海洋里的镍含量较高。

    但27亿年前到25亿年前,即“大氧化事件”开始的时候,镍的数量急剧下降。镍的减少为“大氧化事件”打下了坚实基础。因为,镍含量下降有效降低了甲烷生成。这就促使地球上的氧气迅速增多,生命慢慢形成。

    而27亿年前正是地球上出现单细胞生物的时候,也是早期大气里的氧气突然增多的时候所以,这种关系可以如此推理:镍减少→产甲烷细菌死亡→甲烷生成减少→氧气破坏减少→产生氧气的微生物增多→氧气大量产生(“大氧化事件”开始)→单细胞生物大量出现→生命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发展→低级生物→高级生物。

    那么,镍是如何减少的呢?研究人员认为,27亿年前地壳降温导致了镍水平的下降,因为地壳降温意味着很少有镍通过火山爆发的方式进入海洋。同时,由于氧气的大量出现,对地球地形和地貌的变化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例如,氧气的腐蚀作用促成了对岩石侵蚀,也形成了河流和塑造了海岸线,甚至把地球塑造成了圆形。不过,在康豪瑟尔得出“大氧化事件”结论之前,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地球上最为简单的单细胞生物的矿化沉积物是在北冰洋底部找到的。这些原始生物生活在距今大约5.6亿年之前。

    虽然在地球上早期的生命可能是不须要氧气的。但是那个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