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远望当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9(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皇后那拉氏一族,比起熹妃钮钴禄氏的娘家,又是不可同日而语。可惜弘历已经有了给力的妻族富察氏一族,富察氏甚至比那拉氏更有发展潜力。但是妻族和母族不同,正常情况下来说,母族是皇子一生的政治资本,但妻族却没那么确定,人只是嫁了个女儿给你,不代表就得把一家人都绑死在你这条船上了。而且弘历生性风流,四福晋富察氏的日子并不好过,最近这两口子更是离心离德——不得不说,皇后那拉氏母性使然,战斗力凶悍无比。在这一点上,姑且算二者打成平手。

    身份、势力,接下来就是帝心

    其实这才是最关键也最不好把握的一条。清朝皇帝干纲独断,在满族统治者眼里,天下人都是他们的家奴,才不理会大臣是怎么看的、拥护谁呢。

    要不是这样,八阿哥胤祀早就上位了

    一个像雍正这样的皇帝,为了国家累死累活、殚精竭虑,他最不希望的事情就是把国家交给一个蠢蛋

    偏偏弘晖像是吃了节,当年胤祯亲自带兵上战场,羡煞了一干兄弟,雍正虽然靠着在户部搞后勤得了老爷子的心当上了皇帝,可心中的遗憾从未消除。

    现在儿子给他把场子找回来了,他那个开心那。

    一直以来,为了给弘历正名,增加政治资本,在对外宣传的时候,雍正一向是默许“圣祖亲自抚养论”的。所以,在朝上朝下的流言中,说弘历天生聪颖,某次力射猛虎,被圣祖皇帝一眼看中,惊叹此儿有前途,带入宫中亲自抚养,甚至在更隐秘的流言中,有圣祖早已在生前选好了孙子辈的继承人这种说法,说弘历的地位是经过圣祖康熙爷认证的。

    这当然纯属胡说八道

    康熙皇帝是个多么重视身份的人。他的嫡子两废两立,始终不舍得放弃;他的后宫里,汉人妃嫔永远得不到高位;他的继任者,雍正,是皇后佟佳氏的养子,曾被康熙皇帝亲自抚养,是余下儿子中身份最高的

    弘历身为四阿哥一个格格生下的庶子,根本就得不到老爷子最大的重视。康熙皇帝最喜欢的孙子一直是太子的长子、他的嫡长孙弘皙。什么康熙皇帝亲自抚养,康熙皇帝忙着呢,所谓的抚养,压根儿就是扔在西四所太监宫女带着而已,最多偶尔问问功课。

    而我知道,在干隆皇帝上位后,这些流言越演越烈,甚至变成了,康熙皇帝在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中无法抉择,于是通过“看皇孙”的办法,决定选择四阿哥以保证皇族三代不衰。

    雍正皇帝当年从二十多个兄弟中杀出一条血路,用尽种种手段、付出良多牺牲才终于得到帝位,现在倒变成依靠儿子上位的了

    不知道他死后有知,憋不憋屈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弘历很是崇拜圣祖康熙爷,愿意效法祖父施行仁政。为了这个,雍正皇帝不止一次向我表示,他其实并不是非得把兄弟们赶尽杀绝,但是——“我不为他把手杖上的刺拔出,他怎么能握得稳呢?”

    这个典故出自朱元璋,他的太子朱温生性仁厚,不满父亲对功臣赶尽杀绝,于是劝谏。朱元璋给了他一根扎满刺的手杖,让太子拿起来。太子当然拿不起来。朱元璋喝道:“你明不明白,皇权就如同这手杖一般,我不帮你把刺都拔了,你怎么握得住!”。

    我当时点头赞他英明,赞他仁慈,赞他懂得大局。

    回去摔了一个茶杯,关在房间里破口大骂

    丫纯属胡说!当然,可能他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帝王做事,总不会都是为了一个方面的理由。可他要全是为了儿子考虑,他有必要命令八阿哥休了八福晋吗?有必要在八福晋死后还把他挫骨扬灰吗?有必要虐杀九阿哥吗?

    他报仇报得开心的很,还在我面前装样!

    不过,这件事情无疑折射出,雍正皇帝确实不放心弘历,觉得他不够强。

    我今天直白地告诉他,您的宝贝弘历最大的问题不是不够强,他最大的问题是路线走错了。您推行廉政,他推行仁政,等着吧,他一上位,您累死了怡亲王、差点累死了自己才做好的各项改革,全得报废

    这一点点明后,弘历就完蛋了

    就算没了弘晖,雍正选弘昼也不会选他

    对于领导者来说,自己的政策、主张、思想不能继续推行,无疑是最可怕的事情。别的不说,我朝太祖为什么在最后选了华主席继任。雍正皇帝的想法可以类推。

    我在砍死了弘历之后还给他补上了一刀——雍正做事很绝,但他心里也有着“我把事都做绝了,让我儿子做好人”的想法,在接受康熙教育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