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远望当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62(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下唇角,问我:“皇子无故不得出京……陛下令你出门去吗?他已经给了你封号了?”。

    我诚实地说:“我去一趟广西,处理改土归流的一些事情。我已得了封号了,是明亲王,只现在还未明文发旨,待我回来便正式分府了。”。

    阿莼自言自语似的说:“明亲王?唉,事情办成了才给封号。你可是救过一次驾的人,居然至今还是个光杆阿哥,陛下真小气,还是待你特别苛刻?”。

    说着,不待我回答,就又问我:“等你回来,便能分府理事,现在先订一门亲事,待明年孝期过后成婚,便在朝堂上有了助力,以后诸事便可以慢慢上手了……这次去广西,也不必操劳太过,先保住性命要紧。”。

    听了她这番话,我心里一时悲一时喜,一时冷一时热。竟然不知如何是好了。

    阿莼是关心我,为我考虑,我当然知道。

    “我不会成婚的。”。

    明莼皱起了眉头,她看我一眼,那意思竟然是“怎么这么不懂事”。

    但她到最后也没有问:“你为什么不成婚。”。

    所以我到最后也没能说:“除了你我谁也不娶。”。

    或许,她并不关心这样的小事。但我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她。想起她,念着她的名字,就能感受到久违的、仿佛从未出现在生命中的喜悦和快乐。

    我试图转移话题:“几个月之前京师发生了大地震?”。

    明莼讽刺地笑了笑:“是啊,当时整个园子都震动了,陛下坐船跑到了水面上逃生,此事过后就把湖泊改名为福海……呵呵,都是陛下福气庇佑呢。”。

    “那你当时在哪?”。

    她平淡地说:“我当然在自己房子里了。妙见还以为我被压死了呢,哭得跟什么似的,其他人都已经开始分我的东西了。”。

    过了片刻,我低落地问她:“陛下没派人来搜救你……?”。

    “他忘了吧。”明莼沉静地说,“大臣总比妃子重要。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男人永远比女人重要得多……就连皇后,不也一直觉得自己低陛下一等,理所应当听他的。”

    我突然很想过去,握住她的手。

    然而明莼已经站起来,朝着我矜持地微微颔首:“我先进屋子去了——此去一路顺风,一定要平安归来。”。

    圣女

    弘晖篇第二十九章。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鄂尔泰突然进来的时候,我正在青砖房里写字。

    他进来后,睁大眼睛先把我仔仔细细打量一番,满脸的不可置信。我的随从路品书气得先大叫一声:“你这厮,怎么擅闯民居!”。

    鄂尔泰惊骇地倒吸了一口凉气:“你——你真是大阿哥?”。

    我搁下笔,对这老头友好地笑了一笑:“鄂尔泰,你不必慌张,我来你的地上,没有先告诉你一声,是我不对。”。

    鄂尔泰“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摇头叹息道:“殿下身份尊贵,俗话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怎可如此轻犯险地?皆是奴才的不是,殿下若在此地出了什么闪失,则奴才万死不能赎其罪矣。”

    我赶忙过去扶起他:“父皇曾说,鄂尔泰在两广之地把改土官为流官的事儿做得极好。我听了这话便向父皇请命,长久以来只听说两广之地民风剽悍,地处偏僻,难以管制。也不知道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更不知这改土归流的政策具体是个什么实施办法,愿意亲身过来看看,长长见识,扰着了老大人,是我的不是。”。

    鄂尔泰随着我坐下了,端起路品书奉来的茶,抹一把脸摇头叹道:“难哪,难哪!两广之地,地处炎热,与外界交通甚少,自己从古时候便有一套自治的法子,如今骤然一下要改革,这些人如何接受得了?更有许多土官,父传子子传孙,俨然是个土王爷,又怎么肯服从朝廷的行政调度?许多人都说‘给我再大的流官儿做,我也宁肯一辈子做个土司,无拘无束,逍遥自在’。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我看这改革功成之日,只怕还遥遥无期。”。

    我笑道:“你不可灰心丧气,依我看,这却是大功告成的前兆——若是此得成,正是千秋万代的大事,你鄂尔泰荫及子孙、为官作宰的日子还在后头。”。

    “那便承殿下吉言。”鄂尔泰微微一笑,也并不十分绪:“你不必多心。本来此事我并没想着惊动你,不过我听说,乌蒙土府如今又有动静?”。

    鄂尔泰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