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跟他说了,刘孟添其实很注重拿奖这个事。
商院论学术,论学校各方面建设,刘孟添这些年都在抓,但这是个长期建设的过程,缓慢而难以一时间看到成效。不过前些年却不然,商院生源突然猛增了一截,究其原因,原来是当年校辩论队参加大专辩论赛打进了个前十,那时候正是大专辩论赛火热的时候,全国都在转播。
商院代表队很出了几次风头,那之后商院的招生规模明显看到了提升,而且另一方面,一些素质过硬的教师人才,也开始往商院这边过来了。
刘孟添这才拿出了“硬件不够,软件来凑”的内部说法,反正给商院打知名度的事情,各种大奖赛他是相当重视的。
艺术队的成立,先就是校长刘孟添点头。罗辉亲自出面为这个摄影队担任技术指导,这也是响应刘孟添的政策方针。
刘昱则是在他指导下摆弄那些闫曼从学校借来的机器,兴致十足,听那些参数和各种拍摄手法,竟然一点也不枯燥。
两个人一个教一个学,就像是武侠小说里老师傅指导小徒弟。
有时候晚上回寝室,刘昱还跟众人说,“你们别说,我现在对摄影兴趣大增,现在才现自己好像选错了专业一样,你们说吧,放现在的专业课,我每天上课就想睡觉,所以怎么不逃课。但跟老罗学摄影,真是越学越有劲,每天都恨不得他赶紧教,我赶紧学。老罗这人不错,他今年寒假说准备去爬一趟天荡山拍东西,问我要不要跟着一起,我还真想和他去看看多学点东西。”
陈一闻心道刘昱也是懵懂,罗辉什么水平?本身不是什么领导职位,却是青山高校摄影联合会副主席,那是真有两把刷子,这样的人亲自一对一教导,这放哪里去都是八竿子打不到的好事。
人教的都不是书本上那些死东西,都是活灵活现的经验总结,都是干货,这是等于教了刘昱一个强大的技能。
学校借的摄影仪器当然都不可能留在他们工作室,不过罗辉在艺术团管着摄影办公室,摄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