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牛古董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0章 七十三八十四(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清晨,唐豆早早的起来,第一件事先是给三位老爷子打去电话,告诉他们自己已经见到了九鼎,而且还拍下了照片。

    果不其然,正准备趁早到穷桑考古发掘现场继续去找那块记载着尧帝历法石碑的三位老爷子马上关门闭户,让唐豆立刻穿越过去拿给他们看。

    唐豆借道古代出现在三位老爷子屋里,手中还拎着秦杰吩咐唐豆给带过来的热气腾腾的早餐。

    不过此时三位老爷子哪顾得上什么早餐,杨一眼已经霸道的冲着唐豆伸出了手:拿来。

    唐豆咧着嘴把手中的一个文件袋递过去,小心的说道:爸,是拍的照片和视频,我把照片打印出来了,九鼎的实物太过于巨大,我一个人无法搬回来

    杨一眼哪是要先睹为快,他是憋着劲要给唐豆这小子一棍子,甭管唐豆如何解释,反正这一拐棍唐豆是逃不掉的。

    看着呲牙咧嘴揉着脑袋的唐豆,秦彦培和周老忍不住开心的大笑了起来。

    明知要挨拐棍,还得自己乖乖把脑袋凑到跟前去,唐豆这份孝心他们都看在了眼里,他们知道唐豆如果不让这个老家伙打一下,老家伙这口气就不知道要撒到哪儿去了。

    围坐桌前,秦彦培和周老从文件袋里抽出唐豆拍的那些照片,刚看清第一张照片忍不住就惊呼了起来:这么大?

    有多大?杨一眼在一旁迫不及待的问道,他现在都已经提不起兴趣到秦城监狱痛扁关荣飞一顿了。

    自己的福自己享,自己的罪自己受,谁让他自己当年冲动之下自剜双目来着,现在肠子悔青了又有什么用?

    需要上百人用撬杠搬抬。周老咽了口唾沫,他体谅杨一眼,尽量把自己看到的照片描述得详细一些。

    杨一眼吸了一口冷气,叹道:这么大?这么大的鼎铸造工艺必定繁琐无比,没想到禹帝时期竟然就已经能够铸造出这么大的鼎,这实在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周老dian头附和道:是呀,虽然说铜的熔dian低,可是铜汁凝固的速度也快,据我估计,禹帝在铸造这只鼎的时候,必定是在一个半密封的环境下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使铜水放缓凝固的速度。只是那些负责灌注铜水的工匠却要dg着灼人的高温工作了。

    你估计个屁杨一眼翻着眼说道:想要知道禹帝是怎么铸造的九鼎,让这个小子去找禹帝拍几张照片回来不就得了?还用得着在这猜来猜去的。

    周老指着杨一眼笑着骂道:你这个老东西倒是省事,你这是在吃快餐,失去了揣摩古人工艺的乐趣。

    杨一眼呲道:老家伙,你今年几岁了?

    七十一,怎么了?周老不明所以。

    杨一眼哼了一声说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你认为你还有多少时间研究咱们老祖宗的技艺?

    周老楞了一下,唏嘘一声,不做声了。

    是呀,老天爷留给他们的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了,已经容不得他们再细细的品味了,他们现在唯有透支自己的生命,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抢救那些还有希望抢救回来的国宝,而最终的结果,必定是倒在冲刺的路上。

    唉,这个老东西说话难听,可是却句句说在人的痛处,令人无法反驳。

    唐豆望着三位老爷子花白的头发和满脸的皱纹,心情也没有刚来时那么兴奋了。

    这时,正在翻看照片的秦彦培突然惊咦了一声,抬起头来望着唐豆问道:豆子,你这些照片怎么只有一只鼎?其他的那八只鼎呢?

    说到正事,三位老爷子都望向了唐豆。

    唐豆望着秦彦培,非常欠抽的说道:外公,谁跟您说的九鼎就一定要有九只?

    什么?难道九鼎就只有一只?三位老爷子同时吃惊的喊了出来。

    唐豆笑着dian了dian头:据我所知,九鼎就是这一只,鼎上铸的山川河流代表着华夏九州。不过是否如此,等回头我到大禹铸鼎的时候去看一眼就知道了。我想九鼎这个称呼应该是源自于大禹采九牧之金铸造而成,因此才被称为九鼎。

    秦彦培皱着眉头微微dian了dian头:似乎有些道理。

    杨一眼dian头说道:九鼎原本只有一只这个说法史书上倒是也曾有过记载,不过后来被武则天和宋徽宗重铸九鼎给混淆了。现在再仔细想想,似乎楚庄王等人问鼎有多重,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们问鼎问的是九鼎中哪一尊鼎,按照这个推断,似乎九鼎应该只有一只才解释得通。

    周老呵呵笑着说道:甭管九鼎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