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8章 《诛仙》的新版大结局(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实是有残缺的。

    但就连小龙女都不完美,也有残缺。有残缺又怎么样呢。该喜欢的还是会喜欢。

    他只是个搬运工,又不是文学大师。

    而且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真的没时间没经历去反复去细抠一本《诛仙》。

    暂时把《诛仙》放下,去做别的事吧。

    在上架后的这半个月里,《鬼吹灯》,仍然气势如虹,均订不断上涨,也不断地吸引着新的用户被吸引来看网文。

    可以说,《鬼吹灯》成为2oo8网文界的头把交椅,已成定局。

    甚至可以自矜地说一句,如果杜采歌封笔不写网文了,未来好几年里都不会有哪本书能够达到《鬼吹灯》的成绩。

    当然这也是杜采歌早有预料的。

    在地球上,《鬼吹灯》和《诛仙》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在地球都是千万套级别的实体销量,影改作品也有着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的票房价值。

    而《诛仙》呢,实体出版不过是2oo万的体量,影改也不过几个亿的票房。

    《鬼吹灯》现在已经不用他太操心了。

    前4部他已经全部搬运完了,然后他当时有想法将后四部捏合成一部《怒睛湘西》,现在他在写《仙剑》的闲暇时间,就会动笔写一点,进度目前是5万字。写得并不顺利,但已经完成的这5万字,质量还不错。

    至于《仙剑》,由于最近事情太多,他搬运的度不快,目前存稿只有2o万字。

    楚国写的《仙剑奇侠传》,也就是仙1剧情的版本,原书是41万字。

    杜采歌对其做了一定的精简,更符合网文的快节奏,但保留了一些经典对白和剧情,预计最终字数会是33-36万字的样子。

    这样子肯定不足以撑起一部完整的网络。

    但是在写作培训班上,与那些作者,与创始中文网的高层们聊过之后,杜采歌不打算在《仙剑》上花费太多时间。

    他当时把《仙剑》的前几万字给副总编青鱼和卢旭东看了,又大致聊了聊后面的剧情。

    青鱼和卢旭东的意见是,希望他能写到至少1oo万字以上。

    但杜采歌是真的不想勉强。

    仙1的剧情就这么多,多写就是狗尾续貂。

    总不能再把灵儿写活吧!

    如果要续写仙剑,只能写后面仙2、仙3仙4的剧情。

    但他又不想写。

    于是那两个家伙给他出了个主意:枪手。

    前面一部分仙1的剧情他自己写,后面的部分由他写出大纲,交给枪手来填充。

    “这样不好吧?”杜采歌对此有着迟疑。

    青鱼说:“在网文圈子里这是常态了,你以为那些大神作者所有的书都是自己写的?谁有那个时间啊!你以为人家真能每天更新3、5万字?不说网文了,就算实体领域,这种现象也很常见,许多名家都养着好几个枪手的。”

    卢旭东也劝他:“哥啊,你就别死脑筋了。人的精力有限,你想多写几部火书,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

    杜采歌倒不是完全抵触,毕竟他之前也考虑过,自己提供构思和大纲,找人来写一些新流派的。

    那些新流派的,比如无限流,系统流,肯定能在一段时间里吸引大量的读者进来,帮助创始中文网扩张。

    只是,让他自己的找枪手?我本来就是枪手、搬运工了,还找个枪手?总有点微妙的感觉。

    考虑了很久,杜采歌才给出答复:“找枪手可以,但我会公开告诉大家,从哪一章开始,是由我提供大纲,别人代写的。”

    “这是何必呢哥?”卢旭东急道,“这样肯定会影响成绩。”

    “就当是满足我一点小小的道德洁癖吧。”杜采歌说。

    你是大股东,你牛啤,你说了算吧。

    关于《仙剑》的布,就这么定了下来。

    《鬼吹灯》是杜采歌试图打造成经典,未来要依托其打造一个“盗墓宇宙”的,所以不能交给枪手,要亲力亲为,保证最高质量。

    如果不是为了保障质量,后面4部他全部照抄不省事省力得多!

    而《仙剑》则可以做这种尝试。

    之前新芽出版社的人和他谈过,希望他能将《仙剑》的实体版和网络版同步行。也不用一次性把《仙剑》全部出版,一册一册地出更好卖。

    不过条件还没谈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