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举成幼儿园园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60(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显著,不说大夫们的安全系数大大地提高了,便是成功率也比之前种人痘的法子拔高了一大截。更别提种牛痘的成本之低,远不是人痘的高成本能比的。

    必须是利国利民的一大壮举!

    因为造成的效果太轰动,此事甚至惊动了元德帝。

    没办法,这等有关天下苍生性命的大事,朝廷要是还不关注的话,那这个朝廷离倒闭也就不远了。

    还好这回6安珩藏得快,死活都不许孙大夫他们把自己供出来。再加上他本人明显地跟医学不搭边,是以元德帝虽然知道这个大夫协会是6安珩牵头搞出来的东西,倒也没把牛痘这个大功劳安在6安珩头上。

    6安珩对此长舒一口气,这几年自己出的风头已经够多了,要是再来这么一下子,估计得要招人眼了。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

    只是6安珩不知道的是,姜锦修和元德帝他们心里已经隐隐猜到了真相。只是因着与6安珩相同的顾虑,没有点破这一层而已。

    元德帝得知了牛痘的消息后,立即让太医着手查证一番此事是否可行。太医们的动作很快,又有协会的大夫毫不藏私地告知了他们个中关窍,是以太医们很快就得出了牛痘可行的结论。

    元德帝大喜过望,亲自为大夫协会题了一块“妙手回春”的牌匾送了过来,还单独赏赐了以孙辛夷为首的年青一代大夫们,刷爆了大夫协会在京中的知名度。

    如今可不只是普通老百姓了,就连京中的达官显贵们都点名让大夫协会中的大夫前去他们府上看病。这就是名气带来的巨大效应了,连太医们都不曾研究出来的种痘方案,竟然被这一群民间医者们研究了出来,这不是神医是什么?

    这些人家可都是不差钱的主,要看病,自然是找最好的。

    孙辛夷这回动作特别麻利,接到元德帝的赏赐后,立马就差了媒婆去6府提亲去了。

    6安珩对这个发展简直一脸懵逼,说好的完全不知情的傻白甜呢?怎么突然间下手这么快狠准了?这莫不是个扮猪吃老虎的货吧?

    然而等6安珩看到6芙一脸羞答答地交给自己一个香囊,让自己转送给孙辛夷后,6安珩这才知道,不是敌军太傻白,而是我方有内应啊!

    天知道这两人到底是什么时候搭上线的?保密工作也做得忒好了些!

    不过萧氏还想多留6芙两年,6安珩也觉得6芙现在才十六,按前世的标准来算,还是个未成年。现在嫁人未免太早了些,身体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呢。

    因此两家便定了亲,商议等到6芙十八岁再出嫁。孙辛夷也没意见,只是来6府来得更加勤快了。

    而6安珩则因乡试在即,被姜锦修压着,跟小山似的书本死磕,让他先中了个举人再去捣鼓旁的东西。

    时光就在姜锦修与6安珩之间的相互问答中飞逝而去,转眼又是新的一年,而这一年,正是三年一度的乡试开考之时。

    6安珩的新征途,来了。

    第41章乡试与结果

    乡试的时间在八月,也被称为秋闱。考试分三场,一场考三天,也就意味着考生们要在考场中连着待九天。

    6安珩瞅了瞅头顶上精神万分的大太阳,掏出帕子擦擦自己额角沁出的汗珠,心里真的是无奈极了,忍不住吐槽道,科举考试这坑爹的时间,就没一个是正常的!要不就冻成冰棍,要么就热成火炉。真是非常考验考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了。

    按照要求,乡试要在自己户籍所在的府城中举行,6安珩原本应当返回扬州参加乡试的,不过好在6昌兴早几年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将军府的帮助下,刚在京城安定下来就将6府的户籍全都转到京城来了。

    是以6安珩这回就不用两边跑了,只需在京城参加考试就行。

    这样的操作随处可见,就跟后世的考生家长拼命想给自家孩子弄个少数民族户口或者将户口转移到考同样考卷,录取分数线却较低的省份一样,都是为了能自家孩子考个好成绩操碎了心。

    这会儿也有考生想尽办法将自己的户籍转到了云贵这等目前为止教育水平稍稍落后一点的地方,以求避过强敌,提高自己考中的几率。

    当然,若是有人一个脑子发热将自己的户籍迁到了山东的话,那就真的是作死了。孔夫子的老家,天赋卓绝的读书人简直不要太多,往那儿迁户籍绝对是自寻死路。

    这一次元德帝钦点的主考官乃是内阁次辅,官拜工部尚书的谢蕴。出自世家谢氏,也是姜锦修好友谢意之的亲大伯。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