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举成幼儿园园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66(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加把劲儿了,姬永康可是一大劲敌。要是你输给了他,可别怪为师将你逐出师门另收弟子啊!”

    说到最后,姜锦修的语气中已经是笑意。

    6安珩亦是笑容满面,拍着胸脯冲姜锦修保证道:“放心吧师父,为了不被狠心的师父逐出师门,弟子一定会全力以赴!”

    “那就给我滚回去好好看书去!”姜锦修白了6安珩一眼,“长能耐了啊,都敢打趣起师父来了?”

    6安珩一个拱手,“谨遵师命!”

    走到门口,6安珩又忍不住嘴贱了起来,“都能忍心开口让弟子滚了,师父你还好意思说自己不狠心?”

    说完,6安珩也不敢再看姜锦修的脸色,赶紧飞奔滚回家去了。

    会试与乡试之间相隔不过半年,翻过了这个年头后,会试的日子便到了。6安珩与姬永康的赌局也正式开盘了。

    第43章会试

    会试在二月初,也被称为春闱。与乡试一样,会试同样也要连着考九天,又是一场炼狱。

    这会儿还是初春,京城虽然出了太阳,却是还是冷嗖嗖的,没什么温度,6安珩裹着棉衣都觉得冷。

    如6安珩这等原本就住在京城中的考生还算好的。要知道,会试与之前的府试乡试最大的不同,便是考试的地点全部都在京城的贡院中。所以全国各地的举子都要收拾好行李进京赶考。

    临近京城的郡城还好,那等偏远之地的举子,基本上得知了自己中举的消息后,便要立即赶路。时间全花在路上了,复习的时间远不如6安珩他们这些身处京城的考生多。

    另外,更有那等好不容易赶到京城,结果却水土不服的倒霉考生,别说是参加会试了,就这坑爹的寒风天,连能不能挺过去都是问题。

    好在元德帝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每逢会试期间,元德帝便会裁剪一部分自己的吃穿用度,将省下的银子拨给前来进京赶考的举子们,数量也不多,一人五两,却也足够考生们在京城中吃饭住宿甚至看病的所有花销了。

    另外,元德帝还充分考虑到会有家境窘迫的举子没有盘缠赴京赶考的情况,特地添置了一项新规定——

    凡是进京赶考的举子,凭借官府开出的路引与自己的举子证明,可在户籍所在地的衙门领取十两银子作为进京的盘缠。举子们所乘坐的马车,官府也会特地在上头插上一面小旗帜,示意这里头坐的乃是进京赶考的举子们。

    一般来说,因为书生大多都穷,某些绿林好汉和山大王们基本不会打这些穷书生的主意。某种程度上来说,还保证了举子们的人身安全。

    除此之外,沿途在驿站休息时,举子们也能凭借路引和官府所开具的举子证明这两样东西免费吃住。

    也就是说,除却租马车以及赶不上驿站需要住在农户家吃住的费用,举子们一路上基本不用再花费什么银钱了。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寒门举子们的进京盘缠问题。

    当然,若是有那等身体素质不太过关,在路上病倒了需要寻医问药的举子,这些银子也不太够。

    是以进京赶考,完全是一份体力活。不但拼体力,还得拼运气,也是不容易。

    6安珩幸运地避过了赶考之事,相比起外地举子来,6安珩他们这些本地考生其实已经隐隐有那么一丢丢赢在起跑线的感觉了。

    文人大多相轻,何况来自各省的举子们也有不少天才型选手,其中以江南与山东那两位解元声名最盛。

    所谓解元,便是乡试的头名。乡试第二名叫做亚元,三四五名称经魁,如6安珩这样考了第六的,就称为亚魁。再往下就统称为举人,没有任何称号了。

    江南与山东都是人才大省,一个是灵气荟聚之地,生出的人物大多钟灵毓秀;另一个则是孔夫子故里,学风浓郁,都是全国知名的人才大省。

    能在这样两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杀出重围,夺得乡试头名,可想而知这两人的实力有多强。

    然而问题也出在这里,都是举人,谁又比谁高贵了?你傲气,我还看不上你呢?再加上部分京城举子的莫名优越感,还有来自同省的举子相互抱团一致对外。会试还没开考,京城中已经接连上演了好几场撕逼大戏了。

    京城中的举子大多也加入了掐战之中,除却6安珩这等宅在家里不大与同期举子交流的考生没参加骂战外,其他的,就连姬家那个才十二岁的姬永康也以其年幼和毒舌,掐倒了不少外地举子,一时间也声名鹊起。

    姜锦修看戏看得欢快,待看到姬永康表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