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真是大昏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 轻辽西重沿海(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又主动撤退,根本不在这里浪费兵力。

    反倒是大明,为了维持关宁锦防线,加税加赋,民乱四起。

    还是因为关宁锦防线,大凌河之战,明军在关外的精锐尽丧;松锦之战,九边精锐为之一空……

    投资与收益严重失衡,甚至是倒挂,脑袋进水才做这赔本买卖。

    既没有与后金军野战的能力,敌人来攻只能闭城死守,任由敌人在城池周围肆虐抢掠,还谈什么进攻性堡垒?

    至于什么招揽辽民屯田耕种,以补驻守关宁锦的明军粮秣,更是想当然。

    敌人一来,你缩回城了,那屯田的百姓或许能躲进城,可辛辛苦苦种的粮食,不都是白送给敌人?

    比如宁远之战,宁远城倒是守住了,可觉华岛死了七千多将卒,七八千商民,被抢掠了无数粮草物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朱由校已经有了放弃广宁、锦州,直退到宁远的打算。

    既然后金都不在乎宁锦地区,说明这地方没那么重要。说白了,所谓的收复失土,不过是接收了两军之间的无人区。

    从历史上看,朱由校怀疑这是后金故意为之。留出那么一大片地方,就等着明军过来。

    你不是筑城吗,修吧修吧!你不是要驻兵屯积物资嘛,好啊好啊!

    等明军忙活得差不多了,后金军也出动了。或是围城打援,或是又抢又杀又毁城,然后拍拍屁股走人了。

    与其送人头送物资,毁了再修,修了再毁,却只占了一片没多大价值的无人区,还要耗费钱财筑城驻兵,倒不如就直接收缩到宁远。

    这个计划与熊廷弼的“放弃辽东,尽撤关外”相差仿佛,只不过是多了宁远作为山海关的屏障,相当于双保险。

    尽管比熊廷弼的方略进了一步,朱由校却也知道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战略收缩应该是步好棋,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成是“丧土失地,不战而退”。

    所以,朱由校要顾及到舆论,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