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真是大昏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一章 钱去哪儿啦(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朱由校拿出小本本,把袁老师推荐的能员记了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没有手机电脑,朱由校只能用这个笨办法。

    虽然知道历史的走向,可朱由校也深感到历史知识的浅薄。要说孙承宗、徐光启、孙传庭等名人大佬,他是知道的,可毕竟就那么几个。

    比如这个叫鹿善继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出身,现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以才干突出闻名。

    按说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也算是资历不浅了,可还是个小官,原因还是出在这家伙死倔死倔的,被万历帝接连贬谪降职。

    尽管袁可立对鹿善继的人格与学养魅力称赞不已,朱由校却对这个犟头的“以死争”并不在意,他看重的是鹿善继的另一个特长。

    鹿善继初入仕途后,先观使兵部,后授户部山东司主事,职盐法,以国家边饷取足于此故,而究心盐法,向专家学习,作《粤闽盐法议》。

    朱由校现在急求什么样的人才,一是能打的将领,二是会赚钱的能员。

    鹿善继研究过盐法,还能写出什么法议,去干盐政岂不合适?就算不去管盐政,去户部当官,也算是专业对口不是。

    其实,朱由校也现光靠自己那点历史知识,寻找能员干吏是绝对不够用的。除非有度娘帮忙,要不谁能知道哪个家伙干过啥,有啥特长。

    尽管如此,朱由校也逐渐现了一些规律。那就是在地方上干过,政绩比较突出的,多数都是有才干的。

    象登莱巡抚陶朗先,天津巡抚毕自严,四川巡抚朱燮元,还有一些更加名不见经传的知州、知府,也都甚有才干,将地方经营得挺好。

    由此,朱由校得出一个可能并不太正确的结论。在地方上做官,更考验实际工作能力,更知道底层百姓疾苦,倒可以作为标准来考察官吏。

    治大国如烹小鲜。连一县、一州、一府都治理不好,跑到朝堂上夸夸其谈治国方略,那不是扯蛋吗?

    而明朝的内阁成员多出自翰林,翰林院又被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