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真是大昏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章 将赴辽东饯行宴(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分功劳。”

    “除了耕种,还有很多工作呢!”陈子龙扫视着几位好友,说道:“比如铺路架桥、盖房建屋、兴修水利、采矿制造等等,你们可有意去辽东?”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有心动的表情,但还有些犹豫。

    “要是——”王季重摸着下巴,颇为惋惜地说道:“要是水泥研制成功,倒可以在辽东派上大用场。”

    徐孚远嗯了一声,说道:“其实离成功也差不了多少了。而且,就算还不能十分满意,也比之前用的材料好上很多。”

    “沈兄不知能否指点一二。”夏允彝微皱眉头,说道:“书信已经递上,他应该收到了吧?”

    中国历史悠久,在人类文明创造过程中有过辉煌成就,作出过重要贡献。

    而古代建筑胶凝材料展的过程,是从“白灰面”和黄泥浆起步,展到石灰和“三合土”,进而展到石灰掺有机物的胶凝材料。

    中国古代建筑胶凝材料有过自己辉煌的历史,在与西方古代建筑胶凝材料基本同步展的过程中,由于广泛采用石灰与有机物相结合的胶凝材料而显得略高一筹。

    但中国古代建筑胶凝材料的展,到达石灰掺有机物的胶凝材料阶段后,就停止不前,未能在此基点上再跨出一步。

    而西方古代建筑胶凝材料则在“罗马砂浆”的基础上继续展,朝着现代水泥的方向不断提高,最终明水泥。

    作为建筑的“粮食”,水泥自然也在皇帝的计划之内。

    而且,最初级的水泥,也就是黏土、石灰石制成的水硬性石灰,已被科学院研制成功,性能过“罗马砂浆”,距波特兰水泥也只是一步之遥。

    关键是皇帝只知道配方,不知道上哪里找天然泥灰岩,或是称为水泥灰岩的原料。

    而且,确切的烧成温度他也不掌握。这样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会稳定,很容易因为水泥质量出现事故。

    所以,水泥的问世还要晚上一些,还需要进行反复的实验来摸索出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