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五百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崤函通道(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函谷关,守将孟通阅览着楚军送来的书信。

    把用布帛写好的书信打开,得知是章邯所写,章邯在信中说,秦国没什么男丁了,如果不献关投降,函谷关能抵挡多久?有奸贼赵高,就算没战死沙场,也会死于赵高之手。他在信中说出当时自身向项羽投降原因,如果战败,赵高便会用章邯来推卸责任,必死无疑,就算战胜了,同样要被赵高陷害。

    章邯在信中劝孟通归降,这是唯一出路,项羽定会记上他的大功。

    对于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个叛徒,孟通痛恨得很,看过书信后,痛骂着三人。

    晚上,楚营,士卒大多已歇息。

    章邯营帐内,这里仍然灯火通明,章邯在帐内来回踱步,在等待着孟通的回音。

    对于劝降孟通的理由,他一点底气都没有,但若不用那个理由,根本想不出还能有别的劝降理由。

    投降项羽能是什么出路?当初他率领二十万士卒投降,结果二十万人全部被坑杀,对于这方面,虽然投降项羽乃是不得已选择,章邯仍然有着深深的负罪感、愧疚之心。

    自从项羽新安坑杀降兵后,章邯内心就一直处于自责和愧疚中,经常半夜做噩梦,梦见那秦军冤魂来向他索命。

    这时,一名士卒进入。

    “将军,函谷关守军回信!”

    章邯接过布帛写好的回信,并未立即拆开阅览。

    他心中烦躁不安,充满矛盾,如若孟通真的投降了,函谷关守军很有可能也是被杀的命运,这样一来,他虽然在项羽阵营里是立下大功,可对于秦国来说,他的罪孽就更深了一层。

    迟疑一会后,章邯打开了布帛,书信中的内容让他震惊了。

    二世皇帝胡亥被赵高弑杀,新任国君为子婴,子婴诛杀赵高,任命尉缭为丞相,革除了赵高的种种弊政,誓死保卫大秦。

    孟通在信中,大骂章邯为秦奸,是可耻的叛徒,大骂项羽这个坑杀二十万降卒的恶魔,孟通和函谷关全体将士都誓死效忠大秦。

    得知了这些事情,劝降失败,章邯不忧反喜,这么看来,秦国应该有救了。

    同时,章邯在感慨唏嘘着,要是昏君胡亥和逆贼赵高早死一年,秦国不会沦落到如今岌岌可危地步,他也绝对不会投降项羽。没有胡亥和赵高扯后腿,秦军胜算起码大一些。

    翌日,章邯来到项羽营帐中,把孟通回信呈给项羽。

    项羽阅览着书信内容,当即就大怒起来。

    “孟通,还有函谷关全部秦军,我要把你们都杀光!”

    章邯心中鄙视项羽:就算是投降了,还不是要被你项羽杀光!

    随即,项羽命人击鼓升帐,他要强攻函谷关。

    项羽虽然不是合格的君王,但却绝对称得上是优秀的统帅,楚军军纪严明,要是击鼓升帐一定时间内没有赶到帅帐,会遭到惩罚。

    众将很快到齐了。

    项羽把孟通的回信,给范增过目。

    范增看了之后,眉头大皱,说道:“秦国没有了昏君和奸臣,军心士气必定会好转,只有强攻一途了。”

    项羽道:“哼!暴秦没多少男人了,就算有函谷关又如何?我定要拿下函谷关,攻破咸阳,把子婴烹煮了,把全部替他卖命的人杀光。”

    就算有巍巍雄关,一旦楚军动进攻,秦军终究会有伤亡,就算攻城一方伤亡大很多,但秦军毕竟没多少人来牺牲了,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上将军,我愿出战!”

    “上将会,派我出战吧!”

    “上将军,我愿领兵攻城,定拿下函谷关!”

    在场的武将们都十分积极,纷纷请战。

    章邯则是一言不,范增让他劝降孟通,他已经做了,已经有了交代,很不愿意再给领兵秦军交战。

    等众将言完毕后,老谋深算的范曾说道:“以往东方六国数次合纵,皆被函谷关阻挡,就算秦国没多少男丁了,要拿下函谷关,我们还得要死不少人。也不能全部死的是楚军,便宜了其他五国,得让他们出出力。”

    随即,项羽再命人通传,让各**队的统帅明日前来议事。

    ————————

    崤函通道,是连接关中和中原的最重要通道。

    子婴和三千骑兵们,沿着崤函通道一路向东。

    崤函通道北临黄河,南依巍巍崤山,因其沿线主要穿行于崤山之中,并在关键节点上设有函谷关,故称为崤函通道。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