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来的怎么是高力士(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油不足,不是他们来买吗?”李易说道。

    李成器笑着摇头:“易弟不知,宫里来买酱油,由光禄寺珍馐署的人管。”

    “啊!”李易恍然,原来不是跑出来个太监就硬抢东西啊。

    当官的好,当官的不敢太过明目张胆。

    “劳烦大哥奔走。”李易抱拳,这个大哥太好了,能给弄到特供的名额。

    “小事尔,无足挂齿。”李成器高兴,终于帮到便宜弟弟了。

    不然总是白拿东西,心中有愧。

    两个人又就《永徽律》聊了起来。

    李成器把一些经典的判罚当成故事说给李易听。

    外面眼见晌午,酱油售卖才止。

    不卖了,今天一人十斤,足足卖了五十大缸。

    一缸二百斤,一万斤卖出去。

    酱油赚了五十五万钱,大部分都是破布,小部分是铜钱。

    然后罐子卖出去一千,来的人即便带了缸,也不能就装十斤酱油,岂不是洗缸?

    大家干脆直接买罐子,一个一百二十文,十二万到手。

    管事对人说没有了,后日起,每日只能卖二百斤。

    没买到的忿忿离去。

    李易招呼大家吃饭,先别搬布了。

    众人回餐厅,见东主始终等着,一个个感动的眼圈红了。

    李成器吃了一顿放时间久口感很差的面条,把杂碎酱装一小罐离去。

    “挑几匹好绢,给家里的大人也做一身衣服。”

    李易对着搬运绢帛的人吩咐,有钱了,大家做新衣服。

    “东主。”管事宋德欲劝。

    “知道我是东主就好。”李易坚持。

    庄上就指望这些人呢,不给好处,人家不卖力气作事。

    自己要的是寿命,钱堆在那里有什么用?

    “是,东主。”宋德答应,转头看向其他人:“用心作事。”

    大家使劲点头,拼了命也要把活干好。

    李易背个手,溜达到学子们的一片小房旁边。

    今日天暖,午时光足。

    学子们把小屋窗户的挡板全部卸下,敞着窗户看书。

    房子没有窗户纸,就三块可拼接的木板遮挡。

    冬日有暖墙,会放下一块窗户板。

    更有甚者,在外看书,冷了进屋中暖和。

    他们的屋子里都有李易给他们写的两幅瘦金体的字。

    一副: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一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所以学子们很勤奋,能不能投帖拜门成功不知道,但有机会自己不行就没办法了。

    学子们懂。

    这里是京城长安,有多少人投宿无门,只能寄宿于寺观当中。

    那些地方可不是一人一屋。

    当初就是这个少年东主,在街上溜达。

    说:有愿放下脸面给农家做活的吗?可随我来。

    然后自己等人实在熬不住了,脸面算什么,便跟少年走。

    不曾想,来后便有房子住,并不是每日农桑,只不过帮忙收拾牛棚、猪舍、鸡圈。

    少年东主当时冲在前面盖房子,作活。

    后又有想来者,已不可得。唯自己等四十二矣。

    因为东主说没时间盖房子了,倒不是不想多叫人来住,待明年。

    眼下他们见李易过来,纷纷打招呼。

    “今日所得颇多,去寻梅兰竹菊量身段,一人一身绢服,往后宴客,也好不失礼。”

    李易对学子们说,让他们找四个女婢,量一量,好做新衣服。

    至于谁做,当然不是庄里的人,太多,忙不过来。

    连着庄子大人的衣服都要找外面的人包工,这个钱不省。

    学子们愉快地接受了,不拒绝。

    他们想得明白,李易贤弟非不通文墨之人。

    文人之间互相帮衬,读书人的事情。

    当然,该收拾牛棚还得收拾牛棚,该教孩子也不能停。

    十七个孩子在练字,用毛笔沾了水写木板上。

    纸实在是太贵了,哪怕是草纸,草纸……

    李易现在上厕所就用草纸,他实在受不了那个竹片什么的刮。

    厕筹这个东西,李易表示接受不能。

    练字的五个女娃娃最刻苦,她们知道这是她们最后的机会。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