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姚崇表示不想说话(第二更)(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管不住。

    姚崇还想管李易,根本不知道李易与李隆基把他贬得一文不值。

    “我们这边种萝卜,寻常在夏末秋初种,到秋末冬初收……”

    李易开始讲,实际上是照着念,不然他又不可能背这种知识。

    现在更不会背,有时间他会看医书,医书要背,遇到病症要快想起来。

    太监在旁边写,李易语不快。

    太监还写出很多错别字,但已经不错了,至少能被安排到庄子轮班的宫女太监会写。

    一有闲暇,宫女太监会找书看,等被轮换时,还可以带几本书和酱油什么的走。

    然后等着前面三个班轮一遍,第四个班又转回来。

    一共十六个人,谁表现不好,被其他人顶替掉,哭死也没用。

    几个人边吃边说,小太监唰唰写。

    外面的雨一直下。

    李隆基听雨声,露出难过的神色:“不知有多少人家的麦子会霉。”

    “三弟,方才易弟有个办法,用盐,若连日阴雨,不可晾晒,可二百斤麦粒拌三斤盐,到时盐还能筛出来许多。”

    李成器想起之前所问事情。

    姚崇附和:“正是,张家村子后收的麦子已在李东主庄上安置妥当。”

    “何等盐都行?”李隆基不怀疑方法是否对,他关心用什么盐。

    “自然是细盐最好,不过细盐用后难以收回,价又高,还是粗盐为妥。”

    李易对大唐的哪一种盐都不满意。

    自己庄子制作肥皂的时候,顺便把盐给处理了,变成了精盐,可惜没有碘可以加。

    想到碘,李易对众人说:“待夏天,多吃菠菜、芹菜,海边的牡蛎不值钱,可叫人晒干运过来。”

    李易想让大家补碘,至于另一种很好补碘的东西海带,现在叫昆布,价格高昂。

    蛤蜊也贵,但牡蛎根本没几个人吃。

    紫菜……紫菜人工养殖的世界都贵呢,更无须说这边。

    海边的人不吃牡蛎,就像不吃海白菜一样。

    直到后来东西才值钱,海白菜一个喂鸭子吃的,居然成了美味小菜。

    牡蛎很多人叫生蚝,再不是穷人饿得没办法才吃的玩意儿。

    李易说着想着,把自己给说谗了。

    他要吃海产品,昆布不要,海带哪有扇贝好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