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五章 未来发展无章程(第四更)(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儿?”李成器期盼,他相信李易说出来,必然可以实现。

    “先要分清楚产业结构,农业是第一产业,有了多余的时间,那么转向个体的小手工产业。

    等着一个个体手工产业从业人员多起来之后,便会进到密集型劳动产业。

    也就是把一个个手工者联合起来,互相配合,提高生产效率。

    这个时候属于第二产业的工业,轻工中的加工。

    然后技术再进步,开始配合其他工种,形成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

    我要做的事情是,给他们找许多手工的东西,织部布、纺麻,百姓一直在做,但不够。”

    李易将一番产业结构的展,从农业、手工业到集群和产业联合。

    李成器本以为自己学了许多日子,可以跟上节奏。

    结果听完了现,眼前是迷雾重重。

    这是什么?以后的事情都有套路了?

    “易弟,你对为来的天下事情已经安排妥当了?”李成器忍不住问出来。

    “并不是妥当,每一步皆涉及到斗争,包括产业调整,社会的展不是一成不变。

    棉花值钱,大家都种棉花,种粮的会少,粮食价钱高,然后再去种粮。

    要控制、要调整,不可以一窝蜂往上冲,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并非对立……

    大哥,大哥你怎么了?脑袋不舒服?有没有恶心的感觉?”

    李易说着说着,现大哥在那里揉太阳穴,关心道。

    “没事,易弟为兄无事,先不听了,听多了头疼。”李成器摇摇头,深呼吸。

    易弟说什么呢?是人话么?单个字拿出来明白,组合在一起,为什么听不懂?

    “易弟,听三弟说,你愿意拿出来五万缗制作游泳的保护工具?”

    李成器赶紧换个话题,换一个他懂的。

    “对,大哥看看不去打井的工匠有多少,赶快制作,然后好的租和卖,竹筒的放在河边。

    顺便告诉百姓,那是为了救生用,别拿回家烧了,柴火有许多,竹子不好烧。”

    李易决定今天就拿前给人做,前提是百姓的素质怎么样。

    一想到放在那里,李易突然来了灵感。

    “大哥,我有一个办法,派人在那看守,看谁不戴东西下水,看谁要偷。”李易说。

    “工钱呢?”李成器提出个现实的问题。

    “工钱最好办。”李易露出笑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