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七章 朝堂多事一人推(第三更)(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元之,京兆府的庸和调取消了吧。”李隆基慢慢走着,对姚崇说。

    别看收租子归户部管,大事情,还是要经过紫薇省。

    “臣知道,种棉花。”姚崇领命。

    种棉花是为了给西北将士们提供保暖的衣服,还有包扎伤口。

    另外火药的药捻子用棉花最适合,棉花属于战略物资。

    收了税,朝廷不缺钱,京兆府百姓那点庸和调,无所谓。

    等以后全大唐都收税,全大唐的百姓庸调皆可不要。

    “隆择……”李隆基看向毕构。

    “臣今天开始组织人手修路、修房子、修河渠,组建水网。”毕构不用李隆基再说。

    “道济安排一下,户部要在宣阳坊建贸易大厅,把右藏的东西拿出去拍卖,告诉别人是哪个地方的特产。”

    李隆基又对张说吩咐。

    “臣遵口谕。”张说没啥可说的,他想到了李隆基的目的,帮地方卖东西。

    李隆基不急着批改奏章,带皇后和儿子去百福殿,把好小心跟父皇和豆卢贵妃说。

    三个宰相和两个尚书,互相看看,现自己老了。

    现在朝堂上的事情,一直是李易在推动。

    别人拿出来一个计划,会受到掣肘,李易拿出来的时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帮你赚钱,顺便帮你花钱,钱到了你的手里,未必是你考虑怎么用,人家告诉你了。

    “我感觉还要出大事儿,只是想不到从哪里出事儿。”姚崇第六感又来了。

    “无所谓了,习惯就好。”卢怀慎不再去琢磨李易又要干什么,累!

    “司农寺那里找到好苗没?等他们给田地增产呢。”

    魏知古想起来还有一个杂交粮食的问题。

    “有吧,一万多个放大镜给他们下去了,他们组织的人手,陛下出的钱。”

    张说同样期待,粮食增产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司农寺圈了不少地,种下乱七八糟的东西,只要有一种可以增产,大唐便会疯狂种植。

    水稻了、小麦了、高粱了、小米了、大豆了,哪个突然增产一倍多都行,最好是三倍、五倍。

    “谁去跟他说说,将近一万两千的俘虏借工部用一用。”魏知古看别人。

    大家加快脚步,忙啊,全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