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缺人才缺机会(第五更)(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的去教书了,有的整日里写诗。

    考不上科举,不一定就说明他们没有治理地方的想法和能力。”

    李易从另一个方面说,考不上公务员的,不代表管理不好企业。

    他们只是不擅长那种考试模式,若是考一考其他方面,给个小官,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

    “如此可行?”李隆基没试过。

    “庄子的管事宋德,他就考了几次科举都失败了,你看他现在,能说他比谁差?”

    李易有现成的例子,宋德。

    宋德其实今年可以考科举,而且还很有可能考上。

    宋德不考,他算是看透了。

    他每天管着这个、管着那个,整个庄子大部分事情李易放手。

    宋德不仅仅自己管庄子的事情,还能提拔人手一起管。

    “比那些县令厉害啊。”李隆基想到宋德,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宋德估计给个刺史都能当。

    而这么个人,之前几次考科举没考上,不得不跑到庄子里找活儿干。

    “给他们外九流的官职,也像庄子里今年的二百二十个学子一样,扔到村子中帮忙。

    告诉他们,把村子帮着管好了,给他们升官。

    他们再差,能被州府选出来参加科举,也不是寻常之辈能比的。”

    李易说出了考科举学子们的出身,乡贡和生徒。

    李隆基想着李易说的话,慢慢喝酒,考虑可行性。

    考不上科举的,不代表就是普通的百姓,有的人有才华,运气不好。

    他们有的放弃了,回到地方觉得抬不起头,还有的随便谋个差事,一生就都那样了。

    “三哥,往年和今年没考上,又未离开长安的考生,问问他们愿不愿意放下身段去当小官。”

    李易又劝一句,反正今天庄子的学子们一个跑不了,必须下去。

    “好,与陛下说说。”李隆基答应。

    翌日一早,他高高兴兴地回去开朝会,县令的事情无所谓了。

    还有更多能写安民策的没考上的考生在,他们难道不比那许多新授的县令强?

    李隆基现大唐又不缺人才了,缺的是给人才的机会。

    等其他事情结束,他把叫住姚崇三个人。

    “你们觉得李家庄子的宋德宋管事能力如何?”李隆基问三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