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零一章 事关政治非神话(第三更)(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到了李家庄子,居然连桥都过不去。

    侍从去答应,不知道的人确实不清楚情况,知道的人讳莫如深。

    活了八十年的善无畏不免也好奇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去说,我有利民之法,需同样有利民之心的人才可学。”善无畏又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其实比较遗憾,他希望李易见大他一面,那样就好交流了。

    八月四日,关于善无畏有利民之法需有缘人可得的消息便传开了。

    善无畏不是一个人,他有许多拥趸。

    他走到一个国家又一个国家,连吐蕃那里都给面子,到大唐皇帝也赏脸。

    其中自然有他个人的魅力,最主要的是智慧。

    如纵横捭阖的那些个纵横家,凭借一张嘴就能让人出兵或息兵。

    另外善无畏好,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别人看到他的第一印象就觉得他不错,这叫光环效应。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男人的帅气、女人的美丽,只于才华,退后一位。

    当然,在李易那个时候,有财很多人也认同,觉得这人好。

    消息传到李家庄子,宋德刻意找到李易“东主,我听着感觉你就是那个心怀民生的有缘人啊。”

    “是哈?”李易露出笑容“善无畏这个人吧,怎么说呢,开元初期,大唐因为钱的事情,对佛教比较限制。”

    “是啊,不过他那个佛和其他的佛不一样。”宋德点头表示明白。

    “哪一种都限制啊。消息传到他的耳中,他再过来,时间上正好,他代表的是一种信仰势力。

    大唐百姓信的多,别看限制了佛教,那只是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剔除了。

    各坊的寺、庙,又没有被封,百姓该上香的还是要上香。

    善无畏来之前,消息先传到,许多人在等着,陛下能怎么办?”

    李易理性地分析情况,为什么李隆基要亲自去迎接,不是瞎传的那个做梦梦到。

    善无畏本身是一个重要人物,大唐想要和西域、天竺交好,他就是一个桥梁。

    这是政治交流,不是什么单纯地送经书过来。

    大唐限佛能行么?那么多信的人在呢。

    谈一谈吧,然后善无畏自己留下来,限佛开始松动,同时大唐准备加大去周边的交往力度。

    善无畏作为纽带,体现了重要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