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八十章 一举两得应早知(第一更 请订阅 投票)(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回到政事堂,宋璟和苏颋从自己的办公室出来询问情况。

    “小易给出的主意,双方情绪都照顾到,顺手完善下免费汤棚子,效果不错。”

    毕构把过程讲一下,知道以后双方会互相妥协,自己去讲话的目的就是这个。

    宋璟低头思忖:“其实我等能想到同样的办法。”

    苏颋摇头:“我想不到,我只会认为行善也要按照官府的安排来做。”

    “可惜免费汤只能在京兆府用,离了京兆府则不可。”毕构对棚子十分看重。

    免费汤的事情,使许多京兆府百姓得到了实惠,朝廷花一点钱。

    顺便在棚子里卖其他的东西,包括牲畜吃的草料需要购买所赚的钱,基本上保持收支平衡。

    百姓有了随时的帮助,不会喝生水生病。

    夏天走路不中暑,冬天更不存在冻死在路上的情况。

    京兆府的百姓始终有活计来做,收入提高之后,消费跟着提高。

    上铺赚到利润后,愿意交税。

    按照小易的说法叫良性循环,朝廷财政收入在增加。

    换到地方,免费汤放出来,百姓不用干别的了,天天跑过来喝汤,该没钱还是没钱。

    地方衙门提供免费汤,属于纯粹的财政支出。

    而且地方若报账,你也不知道地方上免费汤真正花掉多少钱。

    要求地方用骨头汤,地方不用呢?

    要求地方给免费开水,水不给烧开呢?

    明明烧一锅汤,已经够周围的百姓用了,地方非要说人多,烧了十锅汤,怎么算这笔账?

    “何时大唐各地的百姓赶路皆有一口干净的水?”毕构定了一个目标。

    “去问李易,他主意多。”宋璟想到李易挑衅,怂恿毕构过去。

    苏颋使劲点头:“对,他不是厉害么,看他如何处理,就说所有的百姓需要一口干净的水。”

    “明日吧,今日跑来跑去太累,晌午想吃炒饭和热汤,早上的一碗面不错,却饿得快。”

    毕构摸摸肚子,感觉有点饿了,早上吃面的时候喝的汤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