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四百章 将要远行不托命(第二更)(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百姓会学着从朝廷的角度来思考,如此认为自己也能知道国家大事。

    相应的,对大唐更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再布什么命令,百姓又会主动去参与。

    现在讲究的是家国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先有家,后有国。

    如何改变和扭转呢?自然是通过宣传的手段来完成。

    慢慢的,让百姓知道没有国则没有家,国破则家亡。

    “唉!易弟,不如你别出去了。”李隆基舍不得李易去海外,就想留在身边,随时问政。

    “不去就耽误一年,作物必须种植,早一年,咱们就抢很多时间和机会。

    今年突厥应该会来求和,不要答应,让他们始终腾不出手来处理内部问题。

    内部争斗很厉害,突厥也是许多小的部族联合起来的。”

    李易要走,带种子回来。

    他安排一下突厥的事情,突厥是想攘外必先安内。

    历史上的大唐刚把吐蕃给打了,但没有占领吐蕃的任何土地。

    对突厥的时候,就怕分兵太多,财政跟不上,故此答应突厥的求和。

    突厥才借此机会把内部稳定下来,该杀的杀,该抓的抓。

    如今情况不一样,大唐有钱,还有很多军队没往外派呢。

    三万募来的兵年前始终在抓兔子,人家有战斗力。

    凭什么跟你突厥讲和?我不同意,你采用对外战争手段解决内部矛盾?前提是你能打过我。

    大冬天的你出兵?试一下?粮草够不?马能承受?

    “好,不和。”李隆基答应,听易弟的准没错。

    “另外东北地区的联络不能中止,那里很重要。

    开春他们还不能立即耕种,也没什么能吃的东西,用医治伤寒的药跟他们换东西。

    药送过去了,那里就春暖花开了,主要是换药材。”

    李易又提个事情,他在算时间,现在就得跟对方接触。

    “好,还有什么?”李隆基想哭。

    “三哥,我还回来呢,别一副我临终的样子,我不可能死在外面。”李易好无奈。

    他想起三国演义诸葛亮死的时候问诸葛亮下一个是谁接任,自己又不会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