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有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5章 大宋节度使(求订阅!求月票!)(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实封的节度使!

      这是个藩镇!

      听着很可怕,实际上也很可怕......但赵楷也不得不封!

      因为随着他的军队正式跨出了“大宋固有”地盘,他所面对的地方割据势力也会越来越强大。所以不能在所有的地方都推行流官统治,哪怕是以府兵制为基础的营田、安抚、都统制三司,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册封藩镇节度使也就势在必行了!

      除了保泰军外,赵楷很快还会设立以萧合达为节度使的定难军。还会在韦州、盐州、宥州、夏州、银州的部分地盘上设立四个防御使,用来安排大斌、埋庆、竾浪、富儿等蕃羌领。

      而节度使和防御使,实际上都是统管军民两政的藩镇,区别只是势力大小。拥有一州(府、军)及以上地盘的割据势力可以封节度使,地盘不到一州就是防御使。

      而不论节度使、防御使,都是可以转封的......赵楷会尽可能的不削藩,只转封。将这些节度使、防御使逐步向遥远的边疆地区转封。

      在他看来,历史上唐朝搞出的那些节度使也有合理的方面,比如设立河西、安西、北庭三节度就很合理。要不然唐朝要怎么治理河西、安西、北庭这三块又大又远,情况又复杂的地区?

      不下放权力,用宋朝的办法能行吗?安西、北庭的军务能将从中御?官家的阵图得两三个月才能送到前线啊!

      这肯定不行啊!

      不仅阵图指挥法不行,就连平时的军事调动和临战的动员,也不可能由朝廷决定。否则来来去去几个月,敌人把地盘都抢光了,你这个军事动员的诏书还在路上......这怎么能行?

      所以在西域、北庭这种地方放权,是必须而且合理的。不过唐朝当年搞节度使集权也有很大的隐患,因此赵楷就琢磨出了“层层分封”和“不断转封”的办法。先搞出一些世袭的“小节度使”和“防御使”,然后再根据需要设立可以管辖他们的大都护、大总管之类的流官职位(相当于唐朝的大镇节度使),同时再执行小节度、防御使的转封制,让他们不断前进或转移。这样就很难被大都护、大总管们牢牢控制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