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头再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从头再来(21)(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生产队长可以说是这个年代最苦最累的工作了。

    当生产队长不但要会干这种农活,顶上一个全劳力,还要管好整个村子里的男女老少们。

    早上必须先起床催大家上工,晚上收工却比谁都晚回家。

    农村的生活太苦,村民们常常为了一件小事就起纷争。

    当队长的经常要调解纠纷,遇上蛮不讲理的村民,甚至还要动拳头才能解决问题。

    总之,这完全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武秀英没有做多说半句废话。

    她抢过柳侠惠的行李中那两件最大的,提起来就往外走。

    公社的大门外面停着一辆手扶拖拉机。

    她把手里的行李放在车斗里,又返身回来帮柳侠惠拿其他的行李。

    他们两人坐进了车斗后,拖拉机就‘突突突’地冒着烟往公路上驶去。

    开拖拉机的是一个看起来不到三十岁的汉子,姓周,武秀英管叫他周大哥。

    拖拉机开动后,武秀英的话多了起来。

    她向柳侠惠介绍了东风大队和樟树湾生产队的一些情况。

    她原来一直担心,害怕新分来的知青是那种娇生惯养的人。

    见了柳侠惠后,她觉得他很朴实,不像是那种偷奸耍滑的人,这才放下了心。

    通过交谈,柳侠惠了解到:武秀英的爸爸是东风大队的上一任党支部书记兼大队长,一把手,在这一带很有威望。

    不过,他去年因病去世了。

    武秀英十年前嫁给了同村的一户姓李的人家的独生子。

    她丈夫在部队上当司机,每年只有过年时才回家一次,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她丈夫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子,没有跟父母分家,因此她一直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

    她女儿五岁了,儿子才三岁。

    她公公婆婆的身体都还好,能吃能做,还能帮着看孩子,给她减轻了不少负担。

    否则她一个人要照顾两个老人再加上两个孩子,根本就不会有精力去当生产队长。

    手扶拖拉机磨磨蹭蹭地终于开到了樟树湾。

    这时天已经黑下来了,村民们可能还在地里劳动,村子里静悄悄的,只能看见几个带着孩子的老年妇女。

    武秀英把柳侠惠领到了一栋空着的茅草房前面。

    这里原来住着一个姓张的寡妇,她没有亲人,是村子里的‘五保户’,今年初她因病去世了。

    她家里虽然很穷,但是各种生活用具都是现成的,很方便。

    这栋茅草房正好位于武秀英的家的旁边。

    武秀英对柳侠惠道:「我昨天来看过了,这屋里还有一些粮食,是晒干了的红薯丝玉米还有一些糙米,不值几个钱。

    这是张寡妇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现在都归你了。

    你如果不想自己做饭,也可以住我家里去,跟我们一起吃饭,年终结算时再从你的口粮里扣除就行了」这茅草屋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不过柳侠惠觉得还是一个人住比较自在些,就婉言谢绝了她。

    武秀英说,每天早上她会吹哨子叫村里的人起床,五点半准时出早工。

    说完她抬起手臂看了看自己戴着的那块很破旧的手表,说:「时候不早了,你抓紧时间做饭吧,吃完饭后好好休息。

    我还要去田地里察看一下,以后有机会再请你去我家做客」说罢她就告辞离开了。

    武秀英走后,柳侠惠到厨房里生火做饭。

    他今天还没有吃午饭,这一路上手扶拖拉机颠簸得很厉害,他早就饿得肚皮贴着嵴梁骨了。

    他揭开水缸的盖子一看,见里面有满满的一缸清水。

    心想:「武秀英这个女人真不错,竟然帮我把水缸里都挑满了水。

    不然这黑灯瞎火的,挑水肯定不容易,何况我连水井在哪个方向都不知道」这么想着,他忽然觉得心头有些热乎乎的,先前的那种凄凉感也消失了。

    他使出了自己的超能,不到十五分钟就做好了一锅香喷喷的红薯丝糙米饭,还在厨房的一个木柜里翻出来一坛咸菜。

    他就着咸菜饱饱地吃了一顿。

    这期间村民们陆陆续续地收工回来了。

    不时有人推门进来,看看他这个新来的城里人的模样。

    他们说着本地方言,柳侠惠听不太懂。

    不过从表情上看,他们都很热情,似乎是在表达欢迎他的意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