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头再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从头再来(42)(第3/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专业运动员,十八岁就拿到全国冠军了。

    一个星期前他在食堂排队买饭,一位认识的体委领导专门带着陈玉姑走到他跟前,给他们俩做了介绍。

    只是当时食堂里太吵,他基本上没有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

    在他后世的记忆中,陈玉姑并不是本省羽毛球队的,而是在邻省打球。

    她祖籍是福建,说的普通话带有较重的福建口音。

    陈玉姑不久前获得了亚运会的单打冠军,是中国女子羽毛球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后世那些风靡世界的女子羽球健将们,很多是她的徒子徒孙。

    在这个年代,羽毛球最厉害的国家是英国丹麦和印尼。

    可惜她生不逢时,没有机会参加各种国际大赛,以至于终其一生都没有拿到过世界冠军。

    论真正的实力,她是世界一流的。

    她曾多次代表中国出访,跟不少世界冠军交过手,每次她都是赢多输少。

    陈玉姑看起来年纪显得小,其实她已经满二十六岁了,柳侠惠应该叫她大姐姐。

    柳侠惠把陈玉姑送到了少年宫后,问她什么时候训练结束,说他要先出去办一些事,回来时可以顺便载她回省体委去。

    陈玉姑高兴地说:「那太好了,我要在这里练习大约三个小时。

    侠哥你可别忘了来接我啊」柳侠惠在省体委是个异类,不像其他运动员那样得天天苦练。

    他的日子过得惬意得很。

    离全运会只有一个多月了,省体委一把手宣布进入最后的备战阶段,他定的目标是要在全运会上让本省的总成绩进入全国的前十名。

    现在各个项目的教练员们都在敦促运动员们加紧训练,几乎没有任何空闲的时间。

    柳侠惠也是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带上吃的去野外‘自行’训练,一般是到天黑后才回来。

    不过他这么做完全是装样子给别人看的。

    田径队的另一位短跑教练因病退休了,马永芳除了他还要负责十几个运动员的训练,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她已经习惯了柳侠惠的特殊训练方式,只要他保持成绩不下降,她也不怎么来管他。

    她心里有数,这家伙具有某种神奇本领,根本不需要她来操心。

    她只是每隔两天测试一下他的百米短跑成绩,好拿去向队里的领导汇报。

    1k2k3k4k.c〇㎡1k2k3k4k.com(苹果手机使用Safari自带浏览器,安卓手机使用chrome谷歌浏览器)别的教练和运动员们对柳侠惠也是见怪不怪了,谁让他是天才呢。

    他现在一百米成绩已达到了10秒1,比同队的其他人领先了差不多1秒半。

    所有的人都看好他,认为他很有希望在全运会上拿到第一名,为本省争光。

    刘燕申请换教练的报告被田径队的领导给否决了,她的新教练也来报道了。

    因为这么多的运动员需要同时训练,体委内部的训练器材和场地设施都不够用。

    队领导决定,趁着暑假,让铅球铁饼标枪这三个项目的运动员们全都带上铺盖,在两位教练的带领下住进了市立第五中学,每天借用那里的场地进行训练。

    市五中离省体委大约有十多里,运动员们每天训练后都累得不想动,吃完饭一般是倒头就睡。

    刘燕的标枪成绩最近有了很大的提高,教练组把她列为队里夺标的希望,每天都要给她加‘餐’。

    这一段时间她一直没有回来看过柳侠惠,就是有力气回来教练那里也请不了假。

    马永芳最近一个月没有和柳侠惠有过任何亲热的举动。

    好像已经有人怀疑他们之间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了,若是他们单独在呆在一个房间,常常会有人找借口推门进来察看。

    至于平时的风言风语,那就更多了。

    柳侠惠倒是没有觉得什么,马永芳却有些受不了了。

    她最近有些疑神疑鬼,总觉得有人在她背后指指点点。

    因为这个,她有意无意地在疏远他。

    柳侠惠虽然在床上能给她带来极大的满足,可是她已经三十七八岁了,离四十不远了。

    她在寻思:是不是该给自己找一个年龄相当的人作为伴侣呢?实话说,柳侠惠对马永芳和刘燕虽然有感情,但是并不如他和别的女人的感情那么深。

    对于马永芳的疏远,他是很理解的,毕竟她跟他太不一样了。

    他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