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工科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九章 开道(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江夏城南的一条官道辅路边,一台古怪的机器正在被工人装配。和它一起装配的,还有一台体积稍稍缩小的永兴象机。

    “这物事太大咧,象机要是能再小一点,这就好用。”

    “噫,抽个水的玩意,要个甚的好用。”

    “你懂个卵。”

    “滚球的。”

    随着象机带动传动装置,古怪机器的进料口,不断地有工人将石块喂进去。接着咣当咣当的巨大声音响了起来,便是早就试验过机子的人,也有远远地躲开。唯有几个大工蹲在那里听声音,不断地记录着他们所能知道的一切有用数据。

    官道上停着一辆豪华马车,车牌号是“楚甲0001”,是荆楚行省总督长孙无忌的座驾。

    “这是个甚么怪物?”

    老阴货好奇地问道。

    “鄂式碎石机。”

    “啥?”

    “不懂就看,问也白问。”

    因为钢材终于合格,尽管弹簧质量有限,但还是能怼出来合用的,毕竟眼下钢材的桎梏已经彻底解决。未来对钢材的恐怖需求,还不至于影响到现在。

    一脸便秘的长孙无忌也懒得喷老张,只见出料口很快就出现了明显被粉碎的石子。几个大工忙不迭地捡起石子,然后用卡尺测量。

    “一寸规格的。”

    “也是一寸规格的。”

    “可以,可以可以,比较均匀,这物事省力了。”

    “用水力带动飞轮,能碎吗?”

    “能是能,没有象机好用,机子只要盯着煤,能一直转。”

    “就是安装不便。”

    “对,就是不便。这象机再小一点,再小一点就好。”

    “几年前先生用玻璃做的那个斯特林发动机,倒是厉害,比那机子大二十倍的船体,照样在水里跑得飞快。”

    “可先生说只能做小的耍子,大了不行。”

    不是没有疯子想要做巨大的斯特林发动机,无一例外都是失败,虽然老张说过为什么会失败,但这些学生并不服气,在接触到知识后,不去尝试一下失败,那是万万不会甘心的。

    而武汉的钢铁厂,又给予了他们不甘心的底气,再如何疯狂的念头,都可以试一试。

    其中就有一种改造,就是大型喷灯,用在了热气球上,然后发生了空难,在贞观朝的历史上,添了一笔。

    有好事者给的记录是“流星坠地”,这一天出生的孩子算是摊上大事情了……

    “这石子碎了有甚么好处?”

    长孙无忌此话一出口,就觉得蠢爆了,好在老张一听他这个问题,就不想和他说话,于是气氛还算融洽。

    各地河口地区因为城建需求极大,对工程队的要求最重要的一个指标自然是活要做得好,但第二个的指标,就是活要做得快。

    早先李道兴是有张德技术支持,所以才弄出了交趾堰这种山寨版都江堰水利工程。并且围绕交趾县大做文章,不但修建两条直通南海的百里长官道,还将西道江的中下游彻底联系起来。

    因为道路畅通运力极大提高,针对交州蛮的围剿也就十分轻松,道理也很简单,物资军需运上去省力。

    可以说李道兴的成功模式,就是将己方优势发挥到最大。这个模式现在放在辽东漠北西域同样是成功的,按照朝廷的估计,假如漠北有变,以现在幽冀河北的官道规模和水平,加上运输设备运输管理方式的改变,中央只需要提供现金,哪怕对付巅峰突厥,一个河北的资源,就能碾死他们。

    以前是运过去难,现在则是提高几倍,自然不需要动员核心地区的力量。

    “对了,操之,那西南茶马道,是个甚么说道?”

    “没甚么说道,赚头不如海贸,长孙公何必打问?这光景还是琢磨辽东才是。”

    张德说着,突然想起长孙冲,有些奇怪地看着长孙无忌,“伯舒兄如今在河中过了个年,之前本来是要救回来的,如今却又反转。这变数,若是让皇帝知道,长孙公可想好如何面圣?”

    说到这个,长孙无忌面色一滞,之前的那点悠闲,顿时烟消云散。

    “唉……”

    叹了口气,长孙武器看着碎石机仿佛要散架一样在那里破碎石料,有些出神,然后转头看着张德,“原本老夫是想让他早点归朝,毕竟,敦煌西域都在说甚么‘戊己校尉’,连京城都有了《耿恭传奇》,有些故事,便是拿他来编排。以他的名声,在礼部更进一步,原本是不在话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