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工科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五章 天生孽障(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动。

    有官方背书,那末,武汉的女性官吏,就正式名正言顺,而不是寄托在江汉观察使的庇护之下。

    哪怕将来中央直属的部门废掉了,地方上的编制也是不能轻易取消的,尤其是武汉和别处不同,劳动力并非只有男性。女性同样是重要的劳动力补充,这是由武汉的经济结构决定的。

    如果两百人口中的大部分女性和别的地方一样,都成为了相夫教子的模范家庭妇女,那末,武汉的经济运行,就会当场出现大问题。

    以纺织业为例,虽然武汉的丝绸不是最好最发达的,但是编织物材料多样,门类齐全,蓄纳的纺织工人总量是相当的惊人的。

    不管是毛纺、棉纺、丝纺、编织……把一二十万女工剔除,整个扬子江的纺织业都要出现大问题。

    反过来又因为大量女工的存在,为了管理这些女工,天然需要女性官吏,这个社会基础,就使得只要武汉的女性官吏站稳脚跟,那么后继者就不需要再去担心中央的人亡政息。

    哪怕只考虑逐利,官商集团都不会“因噎废食”。

    而现在,因为长乐公主的离开,整个武汉能够在官场中呼风唤雨的女性,其实就是狗窝中的女秘书们。

    崔珏并不以实务见长,但武媚娘却是不同,她下过工地进过学堂管过幼儿写过通告,这种能里能外的事业,滋生出来的事业心自信心,会让她觉得自己活得极为有“意义”。

    这也是为什么她对武顺说“甚合我意”,天下间,除非长孙皇后让位,她自认没有武汉更是适合她的舞台。

    “自坦叔讲了那番话,我只想生个儿子,将来临老,能有个依靠,便是作罢。”

    要说读书,武顺读书极多,而且聪慧不输妹妹,但是性格相差太多,她并没有妹妹那种冲劲。

    在武顺看来,妹妹如何施展才华,也不过是依附在张德身上。都是依附,又何必区分那么多,似青鸾还是金丝雀,又有什么分别呢?

    “我儿子也要,事业也要!”

    听得姐姐没志气的话,武媚娘杏眼圆瞪,语气很是凌厉地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