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工科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三章 时机(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逆推了回去。

    周天子旅游的性质,是武装游行还是军事威慑,自然可以拿妇好故事来参照。

    只不过对长孙皇后来说,她又不住昆仑山,也不在瑶池风餐露宿,没必要去解读背后的故事。

    她要的,只不过是把“西王母”立起来。

    一如“平海伯”说的,他现在出海,都是要拜一拜女圣陛下的。

    这年头,拍马屁拍得多了,流传后世别人一查。嘿,当时是女圣主政,图伦碛更名昆仑川,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功劳,是女圣陛下的啊。

    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就是故事充满着离奇……

    弘文阁收到消息之后,马周主持了会议。

    主要就是河中地区已经得到了控制,主要关隘都在修筑工事。但是修筑工事非常缺材料,西军的意思,就是搞点水泥。

    而且委婉地表达了,价钱高点没事儿。

    反正不是西军出钱,是兵部采买。但西军在河中捞的着实不少,加上敦煌宫从皇帝老子那里要来了很小的一点外贸权,虽说只是临时的,但从西突厥身上,赚的不比拦路抢劫少。

    毕竟西突厥现在就是在拦路抢劫……

    赃款赃物转个手的事情。

    “横竖要修路,这水泥提一提产量,也是应该的。”

    “相公以为如何?”

    “山高路远,但有下雨,怕不是水泥成了磐石。”

    马周有马周的担忧,还有另外的考虑。

    皇帝早就有心把敦煌宫经营的更加红火些,只是一直找不到突破口,这光景,为了消化河中,马周倒是觉得,时机算是成熟。

    工部路桥司、新置铁路局,这两个衙门很吃材料,但反过来也可以说这两个衙门对扩大生产很有帮助。

    借着这股东风,马周要做的,就是让敦煌宫也跟着吃肉喝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