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工科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二章 果实(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学士于汉阳兴办汉阳学社,《音训初本》已颇见成效。”

    “嗯?”

    李世民一愣,他手头的《音训初本》是立夏之后才到手的。而张德印刷的第一批教材其实是在立春,前后差了几个月时间,但两三个月对智力正常的儿童来说,背下字母表完全不成问题。

    只要能背下字母表,其中智力拔群之辈,就已经能够掌握发音。

    长孙无忌是希望妹夫的家底更丰厚一些的,虽然在李承乾淮南道推广教材一事上他不发表看法,但因人废事是非常脑残的事情,作为一个下岗待业的天王,长孙无忌觉得曹宪的这套《音训初本》是长久生意。

    “这是汉阳学社七岁以下童子名录。”

    到长孙无忌手上的这个名录,是段纶给的,当然,段纶是从张德那里拿到的。老张又不是傻逼,这事儿肯定要冒出来,那肯定是自己爆出来比别人怼出来强啊。

    骗人的最高境界是九真一假,老张这分名录是绝对没有作假的,但这是曹宪为招牌的汉阳学社,和临漳山分社没有一根卵毛的关系。

    临漳山才是老张的命根子,汉阳城里的土豪关他鸟事。

    “这是童子数月学习所成?”

    “嗯。”长孙无忌点点头,“荆楚乡音,京中多有揶揄者谓之‘鸟语’,可见其乡音浓厚。然则有《音训初本》,学得洛下音者共计四十有九。汉阳学社有七岁以下童子一百又二人,数月之学,半数有所成。固有童子天纵其才,世上焉有天才聚于一地?”

    什么都会骗人,但数学是最诚实的。李世民脑子里过一遍,就知道《音训初本》的好处是多么的深远,对南北交流是多么的重要。

    切韵,切个卵。

    曹宪的试运行可以说相当成功,对普通人家的子弟而言,哪怕只是出去打工,你能开口就是洛下音,那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别人至少听得懂你是要来打工,而不是来打劫。

    一想到这里,李董顿时心痒痒,连忙道:“召太子左庶子前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