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工科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 为了猪肉(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君,回家是错,不回家还是错,总之就是自己作的死,含着泪也要作完。

    好不容易回了家,正常人心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结果皇帝爸爸召见之后,就随便问了问风土人情,完了就把储君儿子扔东宫自己数蚂蚁去。

    简直了。

    要不说做事得走心呢。

    老张的沔州地盘小,想要调控豆麦产量根本不可能。再说了,以前大家不爱吃麦饭,觉得麦子低贱麦子难吃,可现在研磨技术上去了。别说馒头会有的,面包会有的,奶油蛋糕都有了啊!

    现在想要靠低价收购麦子,还真不那么容易。

    所以这事儿,就摆在了“忠义社”小伙伴们的眼门前。现在养猪,配合土霉素,成活率高,生猪存栏量大大增加。可问题来了,一头猪差不离一年要消耗粮食五千多斤。

    豆粕又不是天上掉的,还是得从地里捡。

    可这年头,穷困地方种豆子那真是为了吃,还有就是豆子税赋稍微可以接受。河东农民被逼着种麻之前,那真是从吃饭到出恭,连环屁不绝于耳。

    照理说,问小农采买豆麦,也能解决问题,可惜因为糟糕的物流,一头骡子背两百斤豆子到沧州,兴许要吃掉五六十斤……

    这狗屁买卖谁还做?

    所以在板轨、水泥弛道扩建之前,“忠义社”为了养猪,也早就定下了基调。我们的养猪场盖到哪里,哪里就是豆麦商品粮基地!

    竟陵县现在养了猪,那就得豆麦轮着来。

    依托汉水,怎么也得保证首都人民群众吃上一口放心猪肉,啃上一嘴放心猪蹄。

    这可是政绩,虽然农业时代的gdp没有卵用,但像猪肉这种物美价廉还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农副产品gdp,在这个年头,的的确确算是优质考绩。

    “我听说,今年吏部考选,却有侧重地方农政。”

    老李是立志要做好养猪县令的,如果今年的养猪业gdp不能打动上官,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他需要把养猪业gdp翻一番。

    “你知道豳州人回京述职了吧。”

    “甚么意思?”

    李德胜有点疑惑,豳州人是侯君集那牲口,他回京不回京,和他有屁个关系。

    却见老张笑的相当猥琐:“嘿嘿,要是我告诉你,那厮明年就要专任吏部尚书呢?”

    “咳咳、咳咳咳咳咳……”

    一颗板栗,就像是一根断了的意大利面,把老李给呛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