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工科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六章 李哥(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言,罪不容诛,陛下既灭贼逆,亦当宽及百姓。总制江淮行中书省魏徵,如今革新弊政,大兴百业,可为山东屏障,河南腹心。”

    顿了顿,长孙无忌瞄了一眼妹夫的申请,很愉悦的样子,于是接着道,“陛下可扶持山东河南忠义之家,为东都如洛阳宫等诸宫监采买大使,往来运河洛水,或是东海黄海,不必受‘厘金’所制。命其诸等于江淮缴纳钱税之利,由总制江淮之长官安排增补给养……”

    事儿有点多,但李董听的很爽,很满意。

    套路并不新鲜,抽一个大嘴巴子,赏一颗甜枣儿么。山东河南最近被杀了那么多人,总得给个甜枣吧,给点好处吧。

    长孙无忌说是要扶持山东河南忠义之家,那么,什么才是忠义之家,什么才能被扶持呢?

    显然不是一脸臭屁成天装逼的五姓七望,更不是有点小钱就没点人样的东行权贵。这些人可以没有五姓七望那么强那么庞大,但必须也是“诗书传家”,也得有个门第有个传承。

    然后这些人抗风险能力在贞观十五年的当下大大降低,他们既没有五姓七望等超级世家的庞大土地人口以及资源,也没有新兴团体的庞大资金和工商技术、渠道。这些人和普通的贩夫走卒工人农民比起来,那自然还是高贵的,优越的。

    可这些人一旦被大世家或者大的资本集团盯上,就难以抗衡,就会被吞并,乃至肢解。

    他们数量还算可观的土地,以及在各大城市中的优质物业,就会成为被吞并肢解的原罪。

    而这个时候,要是有人能够出来拉一把……

    他们又会毫不犹豫地去成为大地主乃至大资本集团!

    至于他们积累的方式是如何,并没有人会去在意。

    李董最感兴趣的一点就在于,按照长孙无忌的说法,这些人会在江淮缴纳钱税之利。是不是真的有钱,真的有税,李董不在乎,但是,这些钱到了江淮,就等于到了运河,就等于到了洛阳,就等于到了长安。

    而李董,似乎还不需要以个人的名义,去让他们承担成本。因为这个成本,是朝廷的,是国家的,是江淮行省的。

    “辅机,拟个名单,先择选几家。”

    “是,陛下。”

    擦了把汗,老阴货腿脚有点哆嗦地离开了。

    长孙无忌除了中书令这个超级大官帽,还有总制荆楚的头衔。于是他在马周起诏之前,就先把消息传给了在江夏的张德。

    还没弄明白“辛亥政变”和“辛亥革命”到底有啥区别的老张,收到长孙无忌的信之后,差点也学老阴货拿去擦屁股。

    要不是怕老阴货学魏徵,他一定这么干。

    “信中说的甚么?”

    榻上,崔珏将薄薄的丝被拢起,倚在张德臂弯中,柔声问道。

    “没什么,就是皇帝弄了个新政策,给河南人发‘王下七武海’的从业执照。”

    黑着脸的老张顿时就不爽了。

    坑爹呐,这特么是人干的事情?!

    要给个甜枣,就扶持几家听话的中小世家,这没问题。可也不能说是直接就让他们出去浪吧?挂个东都特别采买机构的旗子,就能闯卡就能浪,这简直就是人为制造恶意竞争嘛。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关键是在细节上,居然对这些人的道德节操不考量,只对他们下达每年上缴财政的额度。完成就过关,完不成就滚蛋。

    那好了,为了不滚蛋,说什么都能完成啊。那么问题来了,这帮人在这块土地上都活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了,他们能砸锅卖铁表忠心?

    必须不能啊!必须和他们的祖宗一样,卖人头卖的飞起。以前跟着大世家一起卖农民卖破落户,现在卖农民卖破落户他们是轮不上了,卖队友卖同行这又算得了什么?

    是,东海有“东风”“民兵”“白杨”三大船队,是干不过,可也没必要抢他们的啊。抢谁不是抢?高达国王子,土鳖一个,长的跟南天竺猴子差不多,船多有钱,抢他一票抵别人十票,多抢几回,不就完成了额度嘛。

    完美!

    要说老阴货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呢?那是因为他宝贝儿子的启发。毕竟,西域传过来的消息,多的是王祖贤抢了谁,林轻侠抢了谁,然后李嘉欣抢了谁,不但发了家致了富,还在沙州、伊州等西域州县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活跃中原和西域的丝路经济,做出了贡献。

    当然了,长孙冲的家书说的也很明确,这是为了大战略的一种战术,不得已而为之。

    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