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薛定谔的猫(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干扰人对内外刺激的正确判断并影响生活。例如,科学家会因为思考天上的问题而疏忽了地上的坑洞;热恋情侣一日不见,会失魂落魄,如隔三秋;怀疑邻居偷了斧子的人,会觉得邻居做什么都象个贼;而极端的例子,象有些邪教练功人,明明生了病却坚信仙灵附体,拒绝医治。

    自觉的削弱或者暂停,正常人也会经常出现,一般时间都会极短。“走神”就属于这种情况。一个人在谈话中走神了,那一瞬他的思维停顿或者是转移到其他方面,对当前情况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长时间的自觉暂停在瑜珈、气功状态中,俗称“入定”。冥想、非想、非非想之后,人的头脑往往会更清醒,感觉会更敏锐。因为入定能够平息心中的各种内力冲突,也即俗称的平息杂念;并且由于入定后不再接收外界信息,意象库没有被纷至沓来的新印痕覆盖表面,人们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心灵深处并看清事物影藏的本质。不过物极必反,太多太深的冥想容易诱发人的精神病态,并削弱清醒状态时的自觉,导致行为失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静态的意识即人生的全部经验,而自觉则调动这些经验来指导行为,从而构成了完整的意识。人们在接受刺激和信息时产生了内力,通常这些内力会被强大的自觉压制下去,但是冷不丁也窜了出来骚扰正常思维。例如“走神”、“笔误”、“口误”、“语障”等等情况,就是潜伏的内力突然释放了,打断了正常的思维进程。

    内力释放的过程,就是利用各种意象来把自己表达出来的过程。这意象可以是一件事、一个影像、一种情绪……越是强大的意象就越能优先选择合适意象,有更多的机会得到释放。所谓“愁云密布”,其实云无所愁,是心愁而已。因为有内力使得心境惨淡,所以会连看到的景物也惨淡了。越是位于意象库最表层的意象,就越容易被选择。例如在酣梦时,为了不被弄醒,最新的刺激常常会被编入梦境。比放,泼冷水到梦者脚上,往往会让他梦到赤足行走在冰天雪地,而铃声则往往会让梦者梦到电话或者闹钟响。

    内力得不到及时释放,会越聚越多,越聚越强。等强大到可以干扰自觉时,人也就不能保持清醒了。因此,“意淫”可以排遣渴望,“白日梦”可以缓和情绪,“哭泣”可以减轻忧伤,“旅游”可以放松焦虑,内力在这过程中得到了释放。一些有心灵创伤的人似乎遗忘了伤痛,但内力始终潜伏,会悄悄引起心理生理上的疾病。一旦他们在催眠状态中回忆并诉说后,病症便开始减轻。在谣言的传播中有一条重要原则是,满足传播者的心理预期。传播的过程也是内力释放的过程,所以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除了诉说,运动、行动也是释放内力的主要途径之一。男人在心情坏时常借酒浇愁,女人则疯狂购物。有鉴于此,一些大公司甚至设立了“减压室”,树立高管的塑像任由员工踢打,以泄怨气。

    做梦是内力释放的重要途径。在实验中剥夺眼快动睡眠(做梦时间)会对人产生多种有害影响,如焦虑、易怒、注意力涣散;严重的,还会令人产生走向障碍、记忆障碍、偏执、反常、思想迟钝、动作苯拙等。

    各种内力会同时作用,尽量用最少最简单的材料来传递最多最复杂的信息,这一点在梦境中体现得最为典型。做梦时由于自觉关闭,充斥心灵的各种内力就争先恐后冒了出来,竞相表现自己。最强大的内力先亮相,其他内力也搭个便车。因此梦境的每个细节都可以追根溯源,有其特定意义。同样道理,在清醒状态下的生活中,人的每个细节(如习惯、眼神、语气等)也都有其特定含义,与其一生的经历及当下环境密切相关。内力之强弱是相对的,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梦的逻辑性差,跳跃大,场景变化快;同时,由于受到载体(意象)的限制,梦境很难有太复杂的细节和太抽象的思辨。

    梦是自觉关闭后在内力的作用下意象表层所呈现出的一种状态。入梦时,我们脑后脊椎骨上方的主要运行神经受到限制,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这样会保护我们不因梦境而四处游走,以致受伤。绝大部分梦境出现在眼快动睡眠期,此时脑部神经细胞活动产生的讯号和清醒时完全一样,脑电图上所形成的波形也一致。梦境栩栩如生,仿佛身临其境,但为什么我们在现实世界的经历记得住,而梦总是匆匆被遗忘?因为真实经历产生了意象,烙下了印痕,而梦不过是内力释放过程中各种印痕的组合再现而已。打个比方,经历如同印在窗纸上的窗花,虽然岁月流逝会让它褪色,却不会消失,一直在那里;而梦就象窗花在地上的投影,环境一变化就会消失无踪,不可追寻。做梦也像静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