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娱乐点金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六章 开讲啦(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叶秋不置可否道:“作为广告人,从品牌管理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其实大家不觉得这是一种利用群体影响的无须人员参与的市场营销吗?”

    “首先,从我们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到一家餐厅上厕所这现象。

    当我欲要进入这家餐厅的洗手间方便的时候,在想去较近的同类型的餐厅可以吗,可是我只听说这家餐厅的卫生间是“公厕”,而且里头的条件还不错(卫生打扫得跟客厅一般,有免费的纸,以及带有花香味的洗手液等),工作人员决不会阻拦,没听说过另外一家餐厅也这样,因而就多走几步到了这家餐厅门口。

    站在这家餐厅门口,我们会不会下意识的还在思量我是否应该叫杯可乐或者消费一些东西,才有理由进去“撒野”。然而,如果真叫了可乐,待饮用完后在如厕,怕是我的膀胱承受力没那么强大,所以,怀有戒备和好奇心就进去了。当然,如果这个过程是畅通无阻的。

    这个行为,是群体影响的作用,或者从中国文化的角度上讲,叫群体认同。如果一家餐厅在其“公厕”的口口相传的基础上,建立了为民众服务的信誉!是不是可视为口碑营销提升品牌美誉度的一种手段。

    其次,普遍撒网,网罗潜在消费者;无形收网,网住合格有效市场,能食用且想食用的并有购买能力的群体。潜在消费者,即对这家餐厅的食品和饮品有兴趣的群体。进入餐厅洗手间方便的人,大部分人了解其营业内容,或者说部分人对其食品有兴趣的,才明白那边有“公厕”。

    当然作为不知情者,进入其营业场地,至少会对其产生好奇感,为下一次消费体验奠定基础。”

    那么,这个时候,大家还会认为,餐厅应该制止这种行为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