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六章试行新式选官制度(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s:求点票票,求点收藏

    官员的选拔用考试来决定这个提议一出现就得到了大部分枢密院大臣的反对,跟爱德华所预想的场景完全不同。

    毕竟整个枢密院的大臣大部分都是平民出身,贵族子弟很少,按照一贯的逻辑,他们应该会支持这个决定的。

    谁知道,爱德华抛出这个提议之后,整个会议室如同沸腾的锅炉,几乎都是反对声。

    当然,对于国王他们也不敢那么明目张胆的直接反对,他们拐着弯的来劝服爱德华放弃这个想法。

    比如说什么不符合传统惯例呀,应该缓几年再说呀!市民和绅士以及贵族们不容易接受……

    这些劝说爱德华全当是放屁,在他的乾坤独断之下,大臣们只能屈服。

    之后,爱德华想了下,这才明白屁股决定脑袋,这些以前是平民的大臣们拥有了权势之后,他们的思想与以前的贵族们大同小异,一直想让自己的后代能有个好未来。

    他们不像贵族,贵族们成年以后,只要得到国王的认可,就可以直接成为地方的治安官,或者枢密院的秘书,以及军队的将领。

    而他们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关系,安排自己的儿子或者亲戚到地方或者法院里当一个小小的秘书,或许还是一个小小的跑腿的。

    对于这个问题,爱德华觉得不能一直压着,所以爱德华就给了他们一个优先权。

    什么是优先权?它就是在以后的官员选拔考试中,如果同时有两个人一样的分数,如果其中有个人是枢密院大臣的子嗣或者血缘近的亲戚,那么那个人就会被优先录取。

    这个特权说好的话,其实如果那个人没有能力的话,他也不会在录取名单,如果能力强的话,这个特权就是鸡肋了。

    但是如果你的考试成绩比较差的话,半桶水的水平,那么优先录取权就很重要了。

    同时,为了不让这个权利被滥用,爱德华规定每位大臣只能用三次,用完则无。

    所以,考试选拔官员这个方案得以通过。

    等到爱德华说完,在场爆发出如同炸雷一般的掌声。

    这次掌声的热烈层度非同一般,与前几次的掌声相比更加的有激情,且持续时间更长,大约持续了半分钟。

    看到这个考试制度那么的符合人心,爱德华也对于在全国推行这个制度有了更多的信心。

    “我决定,在三个月之后的伦敦,也就是四月二十八号,举行官员录取考试!”

    “这次选拔考试,所有人只有靠成绩来获取官职,而不是凭借着血统。”

    为什么要定在三个月后呢?在这个信息不流通的时代,再加上交通工具的简陋,从其他地方用三个月时间赶到伦敦,这已经很难了。

    就这样现场热烈的气氛一直持续到爱德华下台后。

    费舍尔是一个商人,也是伦敦市议会的议员。

    对于一个依靠自己缝纫手艺,从一个小小的小商人,慢慢地成为了拥有十几家成衣铺的大商人。

    对于自己一个平民出身的人来说,能够成为伦敦市议员,并且进入了伦敦上流人物的圈子。

    但是目前对于他来说,对于目前的位置他还是挺满意的,可是如同天下间所有的父母一样,对于自己的子嗣要求比自身的还要高。

    在这个商人地位比较低的英格兰,商人的富贵保障是很低的,只有贵族才是英格兰主宰。

    而要想成为贵族就必须要得到国王的欢心,而如何才可以让国王见到你呢?平民只有成为官员才能见到国王的面,才能有成为贵族的可能。

    而一般的情况下,大半的官员职位都被贵族垄断,普通的人想要坐上高位,难度系数高上不少。

    况且,官员的地位不仅比商人高上许多,而且平时小小的捞上一笔,就抵得上普通商人一年的收入了。

    而商人还有亏损的时刻,而官员们绝对是旱涝保收。

    带着喜悦的心情,费舍尔坐着马车,催促着车夫赶回家。

    作为伦敦有数的衣饰商人,他的住宅位于富人区中央地带,这里的土地寸土寸金。

    急忙下车,费舍尔飞快地跑下车,迈着有些蹒跚的步子,跑到二楼,敲打着一个房间的大门。

    “咚咚咚!”一串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正在睡觉的青年。

    青年的脸庞是刀削型,两道剑眉挂在深蓝色的眼睛之上,挺立的鼻子,单薄的嘴唇,下巴上是稀疏的胡须。

    看上去就是个厉害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