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倍那么多——准确地说,原枪的性能本来就很好了,增加狙击镜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性价比。”
上校语速飞快,说明他早已经想好了这一“套路”。
魏斯低头沉思。以苏制sks半自动步枪为基础设计的56半自动,本就是半自动步枪里面综合性能最好的一款,在使用特制9毫米子弹的情况下,弹道特性非常出色,所以在中近距离的射击中展现出了优越的精准度,用它当狙击枪,对比诺曼帝国的“猎鹰”肯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故而对拿下军方狙击枪竞标信心满满。依照博格维因上校刚刚所言,换个思路进行思考,将它用于制式步枪,才是真正的物尽其用。
想了这些,魏斯以诚恳的姿态正视对方:“诚如您所言,若将这款步枪选为制式步枪,肯定要比我们现役的步枪好得多。事实上,等到投入大批量生产,它的造价应该会比现役步枪便宜,但也会对现有的战术模式和后勤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
“哦?不妨说来听听!”博格维因上校双手抱在胸前,饶有兴致地看着魏斯。
“您也看到了,这款步枪的射击速度较以往的栓动步枪提高了四五倍,在战场上,使用一支能够六发连射的新式步枪,跟使用一拉一射的传统步枪,所能够发挥的战斗效用必定是成倍的提升。以开阔地带的正面突击为例,传统步枪提供的火力支援较弱,交替掩护往往分为三到四组,一组推进,需要两三组进行掩护,而在装备连发步枪之后,只需要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士兵进行精准密集的火力掩护,其余士兵分组突进,并在推进过程中进行更为细致的交替掩护,从而加快突进速度,提高突进效果,这就是我所说的战术模式的更高要求。至于说后勤保障,使用传统步枪的士兵,一场战斗下来也许只能打出二三十发子弹,随身携带三十到四十发子弹就足够了,而使用连发步枪的士兵,一场战斗下来能过轻松打出几十上百发子弹,这就需要后勤保障单位在战斗进行阶段为前线部队补充弹药。”
魏斯边想边说,语速不算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