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望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云路始(五)(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夜无话,次日沈瑞歇了一日,养足了精神,二月十七依旧是丑初就起了。   等到寅正(早上四点)到了大兴县衙外,这里已经来了不少人。   同昨日相比,今日不是“正场”,不过一应入场程序依旧按照昨日情形。唯一的区别时,在大家进场前,就由衙役抬了告示牌出来,上面贴了红纸,红纸上写了“正场”前十考生的名字。   沈瑞在交卷时,排在第二位,不过在今日榜上排了第三。   沈瑞见状,松了一口气。   只要排在前十就好,再像昨日似的小两百人挤在一处考试真是令人头疼。   再细看这十人名单,有几个都是熟悉的,昨日与沈瑞一道“头牌”交卷的四个同学都名列在上。   第一第二的名字倒是头一回听闻。   等到卯初,沈瑞随着队伍,进了考场。   早有吏员等着,引着红榜上的前十去了偏厅。   偏厅了摆了十套桌椅,五张桌子一排,总共摆了两排。正对着这些桌椅,有一行太师椅,中间用梅花几隔开。   桌子上按照沈瑞等人的名字,贴了每人的考号,大家按号入座。   沈瑞排在第三,就是头排正中间,距离左右桌子都有三尺空地,距离前面的太师椅却只有不到一丈距离。   吏员将大家引进来后就出去了,外头天色才蒙蒙亮,屋子里还很幽暗。   不过考官还没来,考试还没开始,大家便也随意些。   一个春山书院的学生道:“果不出所料,那个屠家子不在前十中,要不然成了同榜岂不羞煞个人?”   另一人道:“要是他在前十才令人诧异。不过听说偏远州县百姓不知学,县试、府试时常录不满。父母官为了应付差事,只有报名的就全部录取……什么时候京城也那样,大家就省心了……”   虽说这些翰林子弟在同龄人中学问算是好的,可没有经过考试都不作数。即便是县试,没有出来结果前,大家还是会担心。   不过正场考入前十,通常后边名次就差不多不会变了。   不管今年大兴县录取儒童的数量是否有增减,排在前十的考生应都不会落榜。   说完这两句闲话,几个春山书院的学生都望向第一与第二。   这两人并不是春山书院的学生,那个排在第二的是昨日第一个交卷的少年,排在第一的穿着朴素,两人都是十六、七岁,气度儒雅有些相似。   这第一、第二两个少年似是相熟,在春山书院学生聊天时,两人也在说话,话中也提及“书院”、“山长”这样的字眼。   春山书院这边的五个考生中,除去沈瑞是十四之外,其他四人都是十二岁,都是正要强的岁数。加上家学渊源,父祖叔伯是翰林出身,便也惦记在科举上争个先。   眼见第一旁落,第二、第三也没挤上,大家便都有些不自在。   沈瑞还罢,到底是同窗,也是春山书院出身,沈家书香传家不是寻常人家,可前面那两个小子,看着不过寻常人,怎么就占了先?要是真是才子,也不会熬到十六、七才开始应县试。   要知道,春山书院的师兄们,十六、七多过了院试,成绩好的乡试都下场了。   带了不忿,就有个小学生开口问道:“两位竟然是同窗么?出自京城哪家书院?”   第一那人笑着没有应答,第二少年扬着下巴道:“我们出自南城书院……”   问话的那小学生听了,面上讪讪,立时熄了声。   南城书院不是无名书院,每年顺天府一地的县试、府试案首,常有南城书院的学生。因县试、府试案首在院试时不落第,南城书院的院试过关率便也高。这一点,并不亚于春山书院。   沈瑞闻言,眼睛却是一亮。   南城书院不就是田家书院么?虽早就晓得南城书院在平民书院中是翘楚,可沈瑞也没想到他们成绩会这么好。   不过真要论起来,南城书院的考生也占了两个便宜。那边的书院要求学生十六岁下场,同春山书院的小学生相比,他们多读了几年书;另外就是南城书院的生源,多来自京城低品官吏家与寻常耕读人家,在县试案首竞争这里,就比春山书院子弟有竞争优势。   南城书院传了几代人,桃李满天下,在北方士林极有人望。   要是三老爷真的专心教育,开创书院,就可以按照田家的模式走。   不过现在三老爷有心开始求仕途,开书院之事倒是不了了之,说起来还真是可惜了。   虽说知晓那两个少年是南城书院学生,与自家有渊源,不过沈瑞也没有去攀扯关系,依旧闭目养神,心中在思量这十个考生。   从穿着打扮来看,除了第一、第二那两个之外,其他人都是仕宦子弟。寒门子弟,想要鲤鱼跃龙门谈何容易。   怪不得后世提及科举时,将考籍分为“热籍”与“冷籍”。   祖上三代之内,有科举功名的人家被成为“热籍”,三代民人的人家或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