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监武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1章:杜变冲天一怒!血流成河!(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帝国柱石?”湖广总督王建束心中冷笑道:“杜变?区区一个二十岁的太监也称得上帝国柱石,时无英雄,竖子成名罢了!”

    陈平冷道:“另外我再问,镇西边镇总督府已经向广西民众收过一次赋税了,你们的官员为何还要再收一次?”

    湖广总督王建束道:“地方官府,向地方民众征税纳粮,难道不是天经地义之事吗?否则怎么上缴国库,怎么治理地方?”

    主簿陈平道:“总督大人只怕是忘了,皇帝陛下旨意,西南三省经过战乱,所以免去三年的朝廷赋税。”

    湖广总督王建束顿时被打脸,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但是很快振作道:“皇帝陛下怜惜万民,所以有过这道旨意。但是我们来到广西之后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田里乡间,粮食成剁,百姓富足,几乎堪比江南鱼米之乡。如此富饶,难道不该为国分忧解难吗?你要知道京城到现在粮食都不足,皇族每天只吃两顿。”

    主簿陈平道:“朝廷免去了西南三省的赋税,但是根据杜变大人的命令。我们在几个月前依旧上缴了国库三十万石粮食,作为辽东军粮之用。紧接着又上缴了三百八十万两银子,这难道还不够吗?”

    接着,陈平又道:“总督大人之前口口声声说西南乱法,民不聊生,人间地狱。现在又说广西民间富饶,应该为国分忧。我现在倒是想问问,我西南到底是民不聊生?还是民间富饶啊?”

    啪啪啪,湖广总督王建束再一次被打脸。

    顿时气得浑身发抖,厉声道:“果然是有其主,便有其仆,好一个刁民嘴脸。西南三省富饶是事实,人间地狱也是事实。有多少家士大夫家族流离失所,有多少书香门第家破人亡,有多少功名书生缺衣少食?杜变侯爵不尊孔孟,践踏科举,难道不是乱法?”

    陈平冷冷道:“士大夫家族通过科举不断兼并土地,逃脱赋税。致使天下民众耕田越来越少,朝廷赋税越来越少,皇帝陛下不得已派出阉党建矿务司,盐运司等,就是为了充填国库,勉强维持帝国运行。我西南新法实施不到一年,就实现了大丰收,就实现了大发展,上缴朝廷赋税和粮食比任何一年都要多,这难道还不能证明新法之优?总督大人说的那些书生,那些士大夫家族,难道就该躺在家里享受万民的供养,逃脱赋税,鱼肉万民吗?”

    “巧言令色,诡辩奸诈。”湖广总督王建束寒声道:“陈平你的术都读到哪里去了?你这样的斯文败类确实不应该参加科举,一个人的心路歪了,书读得再高也没有用。”

    王建束真是气得颤栗,因为很多话他不能说出来。

    但是他觉得读书人当然要高人一等,因为他们帮助天子统率万民。没有这些精英读书人,那些愚昧的万民就会失去方向。所以读书人受到供养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当然,他也反对土地兼并。

    但是,所谓士大夫,他的屁股当然坐在读书人这边。

    所以杜变这边施行的新法,当然是乱法,是颠倒乾坤,毁天灭地的乱法。

    湖广总督王建束起身,朝着外面的上千人拱手道:“诸位乡亲父老,你们说说,镇西侯爵府的新法,是好还是不好?”

    “不好,不好!”上千民众高呼。

    这些人还真的不是托,一个新政有得利者,就一定会有损失者。

    目前而言,杜变在西南的新政,得利的是占最多数的农民。而损害最大的就是士大夫家族,读书人。而损害比较小的,就是商人阶级。

    因为整个西南新政现在的重心在于粮食,金属冶炼,武器研制,城墙建设等等。而且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属于打地基的初级阶段,还没有惠及到商业上。

    杜变没有刻意打击商人势力,而且未来几年后,就会迎来商业的大爆发,大批的商人就会成为最大的得利者。

    但现在,因为广大士大夫家族,豪门大族被打压,商业自然就暂时凋零。广大民众的消费能力还没有建设起来,所以商人的日子不好过,就天天诅咒杜变不得好死。

    而杜变死讯传来的时候,南宁城,桂林城,梧州城都响起了爆竹的声音,仿佛在庆祝他的死。

    湖广总督王建束又问道:“那杜变的新政,是不是乱法?”

    “乱法,乱法!”

    “阉党不得好死!杜变不得好死!”

    “杜变已经死了。”

    “死的好!”

    “死的好!”人群中有人躲着大喊。

    他们,也不是托,甚至不是读书人,而是小商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