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蝶与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4章 投石机(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在周林坐在马车上学唱陕北民歌时,延安的日特狱警收到了山田的命令,二十日袭击延安的‘皖南事变’的抗议集会会场。

    tnt炸药已经分批运进了延安,其实是方先生故意放他们进来的。

    日特的狱警、老王,已经被监控起来,小镇联络点的人也被监控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八路军战士的监视下。

    连他们分几批运送的炸药,方先生都是清清楚楚。

    “我查看了一下,会场里根本没有可能进去,更别说装置炸药了。”老王喝了一口水说。

    “是啊!这任务特别难,自从投毒失败后,延安就警惕多了,就是防着我们这些人。”狱警说道。

    “我们将这个情况汇报给将军,看他们那边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老王提议道。

    “只有这样办了,靠我们是想不出来好办法的。”

    他们的请示报告到了山田的手上后,山田立即召集智囊团人员开会,探索如果在严密防守下将炸药送进延安的会场。

    “将军,我想到了一个主意。”一个少佐说道。

    山田示意少佐继续说,让大家给参考意见。

    “我的方法是,在离会场八百米处,设置重力抛石机,将抛石变成抛炸药包,将一个个点燃后的炸药包抛进会场。”少佐说道。

    重力抛石机、回回炮、平衡重锤投石机、配重式投石机(名称有counterweight trebuchet、trabutium),从中国人力抛石机发展而来,最早出现在欧洲12世纪末中世纪的一种投石机,一种最大型的投石机,南宋时随蒙古传入中国。

    利用杠杆原理,一端装有重物,而另一端装有待发射的石弹,发射前须先将放置弹药的一端用绞盘、滑轮或直接用人力拉下,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时上升,放好石弹后放开或砍断绳索,让重物的一端落下,石弹也顺势抛出,此种抛石机经由***地区传入中国而被称作“回回炮“。

    到了14世纪中期,有的抛石机能抛射将近1000磅(约454公斤)重的弹体,威力巨大。

    经过试验表明,吊杆长50英尺(约15.2米),平衡重锤为10吨的抛石机能将200到300磅(约90-136公斤)的石弹抛射约300码(约474米)的距离。

    可以投掷一个或多个物体,物体可以是巨石或火药武器,甚至是毒药、污秽物。

    “好主意!每次只装置十公斤的炸药包,角度放仰一些,估计应该能抛出一千米左右。”一个日军中佐说。

    “就算没有一千米,有八百米也行。八百米的距离,等共产党发现时,我们的勇士已经完成任务撤退了。”一个大佐说。

    山田也从几天的苦闷中解脱了出来,他马上命令道:“我们先在明珠做一个简易的重力抛石机,一切用料参考延安的能有的现有的材料,试验成功后,将制作方法、用料、注意事项全部告诉延安的潜伏勇士,让他们做出一个重力抛石机来。”

    山田让一个大佐牵头负责这件事,在一天内完成试验后将数据发到延安去。

    一天后,接到了山田电报的狱警兴奋地来向老王报喜。

    “重力抛石机,这东西好!不用我们靠近,就可以在远距离完成炸药包投送的任务。”老王称赞道。

    “关键是我们在投射完后,可以马上撤离。等八路军找上门来时,等待他们的只剩下发射架了。”狱警哈哈笑。

    于是,两个人根据电文的提示,画出了重力抛石机的草图。

    “这个发射场放在哪里好?”狱警问道。

    “那个经常到我这里来骗吃骗喝的家伙,最近去了延川,要十天后才回来。我们可以利用他的住处。”老王说。

    “他那是什么住处?”狱警不清楚地问。

    “他的窑洞前,被他围了一个院子,围墙较高,我们在院子里架好了重力抛石机,也不会引起别人注意。何况他那屋子比较偏,很少有人去。”老王介绍道。

    “那就好!我们去买些树木来,就在他的院子当场制作。”

    “不用!他很贪,捞了很多的大树树木,堆在院子边,准备将来做新房子。我们可以用那些树木,只需买些配件回来就可以动手制作了。”老王得意的说。

    “那行!明天就是二十号,我们今晚动手,将那个发射架做好,明天他们庆祝,我们也去凑个热闹。”狱警狰狞的笑道。

    两个人立即离开了老王的住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