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七十九章 风起江淮间(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好啊?!你拿着那些钱和粮食有啥用?!”

    何凤山被喷的哑口无言,支支吾吾了半天,才想起自古背锅有下属的道理:“他不是这样嘛,我手下这帮废物实在太笨,两千多人抓几十个人愣是找不到,我这不骂他们了嘛,我相信,他们被我骂了之后,出去努力找,怎么也能找得到。”

    可惜,宋巧梅可不吃这套,她直接了当的驳斥道:“我看是你无能,别没事找手下背锅。还有,两千人多吗?”何凤山虽然怕宋巧梅,但是也想给自己找找面子,就反问:“巧梅,不是,两千人也不少啊,咱的总兵力也就万把人,还得算上后勤民工啥的。”

    宋巧梅叹了口气,无奈的说:“我说何凤山,看来先生是一点没说错,你啊,真就是榆木脑袋。你去外面看看,苏北村庄密集,十万百万都是信手拈来,你却告诉我没人你想想咱们在沂蒙山是怎么扫荡宋胡星余孽的?咱们先生一声号令,十里八村人人手持镰刀锄头菜刀,敲帮鸣锣,无山不上,无洞不搜,什么蟊贼找不出来?”“可那是在咱老家啊,这里不一样。这里咱们是新来乍到,对咱们来说,这是块硬地啊!”何凤山尽力的给自己找理由说,一不留神,一句黑话也冒了出来。

    宋巧梅一听笑了,她突然温柔的对何凤山说:“凤山,这样好不好,我要是能把苏北变得跟临沂一样成了咱的软地,你以后就什么事都听我的。”何凤山顿时感觉大事不妙,但是事到临头,也只能硬挺:“行,只要能把事办好,以后你当家。”“那好,你去把宣传队和斥候队长都叫来,我要分配任务。”

    第二天一大早,宣传队和斥候集结完毕,等着何凤山训话。结果,他们却发现何凤山一身青衣小帽,扛着梯子,身上背着绳子,一副修房子的家奴的打扮,差点没把他们笑岔气。气的何凤山一脸铁青的训斥道:“不许笑,没见过我干活啊,我也是农家子弟出身,这有什么好笑的。”正在嬉闹的时候,宋巧梅来了,结果大家笑的更厉害了。宋巧梅一身粗布衣服,满是补丁,挎着一个篮子,里面装满了阵线和布头。于是有人打趣说:“何将军,宋姑娘,咱们这要是去给哪个官绅做活啊?”

    宋巧梅一笑道:“我可没那命伺候老爷,我们今天哪个大老爷也不伺候,咱们去伺候老百姓。”看着大伙都很疑惑,宋巧梅又说:“有啥好奇怪的,山东李公子考核和先生的教导都忘了,咱们南粤军给老百姓干活那也是考核项目。只不过以往是给山东百姓干活,今天啊,咱们去给苏北的老百姓干活。还是老规矩,进村先打扫道路,然后进院挑水扫院子,谁家的房子坏了,就给他们修房子。没有柴火的送柴火,缺粮食的给粮食。总之,老百姓缺什么,我们就给什么。一时给不了的,先把事情记下来,以后再办。”

    众人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既然是考核,那就没人敢怠慢,于是乎,周边的村庄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只不过,最开始可把老百姓吓得不轻,一大帮人呼啦抄冲进村子,比土匪进村还吓人。等到人进了院子,更是把大姑娘小媳妇吓的连声尖叫,以为又要发生一些经常发生的喜闻乐见的事情。结果,慢慢的,老百姓发现,这些一样手里有刀枪的人好像很奇怪哦。进村不抢粮食不抢姑娘,只是专心的扫地干活,自己想表示感谢,他们却连口水都不喝。好不容易等一个小伙子从房子上下来,一个老大爷连忙端来一碗水,对那个小伙子说:“军爷,您辛苦,老汉我穷,只有一碗白开水,您喝一口吧。”

    何凤山笑着接过碗,一饮而尽,然后对老汉说:“大爷,您的房子都快成天窗了,怎么不早修一修?”

    老汉摇摇头说:“军爷,您笑话了。这年头兵荒马乱,房子说不定哪天就得让人拆了,让人一把火烧了,房子修了有什么用?”这时在旁边帮着大娘做针线活的宋巧梅说道:“大爷,以后啊,不会兵荒马乱了,我们南粤军来这里,就是给大伙太平的。等我们消灭了二刘,再收拾不守法的官绅,这天下啊,就彻底太平了。”

    老头叹了口气说:“姑娘啊,你说的容易,人家官绅势力大,哪是那么容易就收拾的。你们现在是厉害,可是你们是河里的水,早晚都要走啊,可人家是河里的石头,几百年上千年都在这儿。你们一走,我们当老百姓的,可就又要倒霉了。”说完不停的叹气。宋巧梅看老汉意志消沉,就笑着问大妈:“大妈,您怎么一个人做针线活,膝下就没个女儿?”结果大妈直接哭了,她一边哭一边说:“怎么没有啊,我有三个闺女,让官绅抢走了两个,剩下一个眼看快嫁人了,结果人家说按照祖上传下来的规矩,佃户家姑娘出嫁第一宿要归他。我闺女脾气烈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