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九十二章 扫尽江南钱!(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发一张诏书,允许各地欠下海量田赋钱粮之人购买了契约往府库缴纳。那么,以上海县、杭州府、苏州等处为龙头,至多半个月,咱们方才所说的这些银钱数,至少有七成能够到账。”

    “七成?那也要有两万万多!?”

    “正是。陛下,臣准备将这些银钱存入南中银行当中,陛下名下的五千万银元,今日回去臣便令下面的人去为陛下开户到账。年息便以一分半计算,还要请陛下赐个花押、签名、印章、户头名称。”

    “好好好!好!”朱由崧被一连串的幸福感打得快要晕了过去。一叠连声的没口子的点头答应着。他眼睛向四下里望了望,点手唤过一名波斯侍女,“你去,去朕的书案上,将朕的那枚鸡血闲章取了来!”

    “陛下,哪一枚?”那名有着一双碧绿眸子,长腿细腰的波斯胡姬,却是一时想不起该是哪一枚图章。

    “‘万事不如杯在手’的那一个!”朱由崧有些气急败坏了。看他的神色,若是那侍女再搞不清楚状况,只怕他会一脚踢过去,然后自己去书案上取了那枚闲章过来。

    “陛下,印章之事不急,以臣所见,还是先定个户头名字比较好。”

    “也好!就听老马的!爵帅,你看,朕的户头,该是什么名字好些呢?”

    “陛下,大体上钱庄、银号的存款户头,都是以本主的姓名、堂号有关。但是,陛下情形又有不同。以臣之愚见,陛下不妨开设两个户头,其一曰‘四海记’,寓意为天子富有四海,又有四海升平之意,用于储存陛下之全部款项。其二曰‘泰记’。用于陛下所存款项之利息,该笔款项,陛下可用于日常零星用度。四海记之本金,待日后收复京师,还于旧都之时,陛下可用于修葺宫殿,兴修园林。”

    “这个‘泰记’,可有什么说法?”朱由崧已经进入了技术层面来思考问题了。

    “陛下,您的名讳当中,有个山字,然山字不雅,臣斗胆,将泰山之泰为陛下引用。国泰民安,稳如泰山之意。”

    谁说李守汉向来骄横跋扈?马士英心中吐槽不断!看着几句话便说得朱由崧眉花眼笑的样子,心里不由得一阵阵的泛起了酸意。

    “老马,内阁的银子,也是如是办理,由你直接掌握。存在南中银行之中。不过,这利息嘛,自然不能同陛下的相比了,至多是半分。你回头让人将户头、印鉴图样送到某家的幕府之中,自然有人接头办理此事。”

    翌日,朝会上,马士英代表内阁奏报,催缴各地积欠粮款之事,为了加快进度,降低消耗,提出了变通办法。也就是允许欠缴户购买粮米契约后便视作缴纳以完成。

    “如此甚好,既不扰民,又能让朝廷在短时间内府库充盈。准了!速速去办!”

    同时,马首辅代内阁提出条陈,准备在朝廷目前全境内三个月废止使用之前的货币,各种各样的金银形制,什么官宝、马蹄宝、元丝、台州锭子等等尽数停止流通,全部改为统一的银元和弘光通宝、南中通宝。

    随着这两道旨意被内阁通过报纸在眼下的实际控制区域内广为传播,各地的豪强士绅们先是松了一口气,那个动辄便是排枪齐轰,上门抄家的查白地,从此便再也没有来自己家门前的理由。只要咱们拿出白花花的银元,到附近的南中铺子里按照三块半银元一石米的价钱买了那些粮米契约,交到衙门里,咱们从崇祯年间欠的田赋就算是交清了,不用请客吃酒攀交情欠人情,只要有银元就可以!

    可是,说到了银元,缙绅们原本欢喜的脸色立刻便沉了下来。如今各处出售粮米契约的商号铺子,虽然态度极好,一手交钱一手给契约。可是,这群蛮子,却是丝毫不知变通,只管眼睛只盯住了那些银元。别的金银,哪怕你是搬出了火炭也似的金子,他们的头也摇得和风车相仿:“咱们要是给了各位老爷方便,咱们自己的这个小买卖就不用开了。上面的大佬们早就有话交代下来,别的都好说,如今咱们只收银元和通宝。还请各位老爷体谅咱们这些苦哈哈的小生意人!”

    没办法,缙绅老爷们只能是自己想法子将地窖里藏着的雪花白银弄出来,到左近的银号、当铺里换了银元再来购买这要了命的粮米契约。

    但是,欠了大把钱粮田赋银子粮食的士绅们,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家中存银都拿出去买了粮米契约,他们也要留下些来维持正常的生活,比如说家里的戏班子、姨太太通房丫头的月钱银子,打制首饰头面缝制四季衣服,几个姨太太已经在耳边聒噪了不少日子,说马上天气就要暖和了,几处皮货庄里那些产自极北苦寒之地的上好批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