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一十章 天崩地裂(三)(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全部歼灭,洪都之战改变了元末明初整个局势。让重八哥一跃从群雄当中脱颖而出,统一了长江中下游。

    熟读历代史,并且几乎带兵走遍了大明江北各地的洪承畴,自然是对洪都战役在明朝开国历史阶段的意义了然于心。如果说一座洪都城能够以万余兵马拖住陈友谅六十万大军,那么,鲁南、登莱、江淮之间的大小城池数百座,又能拖住清军多久?

    时间不属于大清!

    “王爷,独孤将军说得有道理。”洪承畴率先出来给独孤寒江站台了。

    “洪先生怎么看?”多铎也收起了那份怒气,虚心向洪承畴发问。进关之后,洪承畴就是咱们的领路人。这是黄太吉在世时的话,对此,多尔衮和多铎兄弟都是很服气的。进关后,洪承畴的一系列手段,让他们看得眼花缭乱,但是,各处望风而降的官吏将领们,带来的城池百姓兵马府库,也让他们看到了带路党的巨大用处。

    “王爷,军情奏报,眼下梁国公兵马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沿江而上,同李闯所部兵马东西夹击左良玉部。二是以数个警备旅北上,弹压江北各镇兵马。若是我军拘泥于鲁南江淮各地,与临清侯夫人一城一地的争夺,势必迁延日久耗费巨大。须知,临清侯夫人背后是整个南中,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她提供粮草火药,甚至兵员都可以从海上运来。我军虽然不缺精兵强将,奈何黄河以北灾祸连年,粮食歉收,军粮征集不易。”

    “若是被梁国公利用这段时间,西面消灭了左良玉,江北整编了刘良佐等人的兵马,那么,朝中与他为敌作对的东林众人,势必日暮途穷,不敢在朝堂上与其对抗。梁国公威权在手,钱粮丰足,又整顿了明国兵马,兵多将广,再无掣肘之事。王爷。您请想想看,单单江南各地的钱粮兵马,便足以同我军对耗了。”

    多铎心中一凛,他有些紧张的注视着洪承畴:“洪先生,是不是就像是曹操杀了国舅董承、国丈伏完之后汉室朝廷的状态?或者是司马懿搞了高平陵之变,夺了曹爽兵权,之后魏主政归司马氏一样,他李守汉大权独揽,朝中再无与他分庭抗礼之人,他便可以集中全幅精神来对抗我大清?”

    多铎和其他的八旗满洲亲贵一样,对于中原的典籍文化知识,大多来自于一部三国演义。他所说的,曹操杀董承、伏完,司马懿诛杀曹氏宗亲,夺取最后的权力,都是从三国演义当中看来的。当然,作为八旗满洲亲贵,多铎也看了许多经历了许多八旗内部争权夺利的血腥过程。不久之前,他更是操刀参与了诛杀肃亲王豪格的行动。

    不过,八旗亲贵们有这样一点好处,内部不合争斗是内部的事,一旦有事,还是全部精力拿来对敌。完全不像是明军一样,唯恐自己的政敌立了功劳,让自己处于被动局面。

    见洪承畴缓缓的点了点头,多铎也是微微努力笑了一下,强自压住内心的波澜起伏,示意独孤寒江继续说下去。

    “主子,我们面对的敌我形势,便如一柄老虎钳子。东西两路的鹿玛红、李自成,是两个钳子头,而江南的梁国公李守汉,则是这柄老虎钳子的轴儿。你随便打哪一边,都会遭到这柄钳子的挤压咬合,最后被他夹在当中,挤死。”

    “这三部兵马表面上看似两家,实际上是一家。李自成军中,火铳火炮等武器不能自产,粮草火药弹丸更是消耗巨大,都要仰仗梁国公的水路接济。这也就是为啥两家要合力干掉了左良玉的原因之一。而鹿玛红所部除了武器弹药被服之外,粮草军饷也都是要靠李守汉海路的接济。因此统一天下的关键,不在于把李自成和鹿玛红打得多惨,取得多大的战果。而在于能否击溃李守汉,不要说打败他,至少也要把他从江南赶出去,赶得他离长江越远越好。不然,就算你把李自成和鹿玛红打败一百次,有李守汉在后不惜血本的给他们粮草军饷器械的支持,他们也能第一百零一次重整旗鼓。而只要击败了李守汉,那只需要一次就够了,我们就能一统天下。”

    在场的将领官员们再次安静了下来。不得不承认,独孤寒江的一番分析,要比他们的战略布局高明了许多。但是,却没有说该当如何行事。

    “独孤梅勒,罗某有一事不明,望乞赐教。”

    “抚台大人请讲便是。”

    “我军若是南下打李守汉,该当如何行事?”

    这就将战略行动方案,具体提到了战役计划层面上来了。你说咱们应该南下打李守汉,一战解决战略困局,那么,你说,咱们该怎么打这一战?

    “直前冲击,略流贼,舍沂蒙,专意金陵。”独孤寒江斩钉截铁的说出了这十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