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六十七章 江南,通货膨胀!(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演出了一次。

    “元二先生,这柳大东家把咱们大家召集到一起,到底是什么事?是不是米业公会要改选了?您只管吩咐下来,回去禀告大东家一声,若是他老人家有意,这会首也好,会董也罢,那还不就是他老人家的一句话嘛!”

    “就是,投票时,咱们只管看着柳大东家的意思走!他说投哪个,咱们就投哪个!他说煤炭是白的,咱们便是说比雪还白!”

    得到了两个颇为殷实的商人的这个态度,元阳庆元二掌柜的自然颇为满意,“好!一会议事的时候,你们可是要跟着大先生的号令走哦!跟着他老人家走,主子面前都有大家的好处!”说完这话,元阳庆施施然的抱拳拱手算了行了礼,继续风度翩翩的往别人面前打招呼去了。

    “唉!一千银元,就这么丢到了水里去了。”蓝掌柜的和黄东家心里都是这个念头。如今虽然是清军占了江南的半壁河山,压缩着南粤军的地盘在松江府只剩下了上海县、吴淞口、宝山、金山等地,在杭州府虽然好一些,但也是在清军的大兵压境之下危机重重。但是,商业和金融这种东西却不以军事上的优势为转移的。而且似乎与军事优势成反比。越是清军占据优势,似乎这南中发行的银元、通宝,以及代表着这些货币的这些金票便越发的坚挺。原因嘛,也很简单,那就是南中商人的贸易过程中,结算货币,只收取南中银元和通宝。人家的话也很直接,“江南、内地的银钱太多、也太滥了。币值不好计算不说,要是不小心收了假钱,那我们不是哭都找不上庙门了?”要想不用南中银元为基本单位的货币也可以,那就只剩下了易货贸易了。用生丝、桐油、丝绸、茶叶、瓷器、人口来结算。

    也有人会问,既然是双方打得你死我活的,那么为什么贸易活动还没有被清军下令禁止?道理其实很简单,为了军队都需要粮食,同时也为了满足各级贵族、将领、军官们的奢侈生活需要,江南商人同南中商人之间的贸易活动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加的红火起来了。当然,不能像以前那样,大大方方的开着船队往南中商人那里去了。走私,便如春天的野火一样迅速蓬勃发展起来了。

    所以,一千南中银元,对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商人来说,不能说是伤筋动骨的损失,却也是有点肉疼的。“唉!这要是去贩些烧酒鼻烟壶什么的回来,至少一半的利啊!”黄东家有点心疼的抖着身躯。

    “二位先生,好雅兴啊!里面烟茶点心水果都有,怎么不进去说话?”说话的却是柳攒机的儿子,人称“擎公子”的柳擎。于是,两位财东少不得又是要好生的应付一番,再度掏出身上的金票来小心打点一二。

    终于,米业公会的议事开始了。

    “各位同仁,王爷的军令交代了下来。为了讨伐抗拒天兵的逆贼权臣,给咱们江南米业同仁也派了差使。我大清天兵以堂堂之师,正正之旗,以顺讨逆,我们自然要相助一二了,也好给子孙们积累些功劳,图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虽然桌子上摆满了烟茶点心水果,但是,在场的米业商人们却是一个个却是半点想法也无。耳朵里满是柳攒机的各种聒噪之声,如果不是看着议事的院落周围满是清兵不怀好意的站在那里,只怕早就有人骂了出来。“你当年为了从南中商人手里拿到南米合约,就差点洗干净屁股请人睡你了,这个时候你却说什么天兵讨逆,当年你是怎么干的?为了拿到合约,你可是放出话来,什么姨太太,女儿都可以舍得的!这个时候又跳出来说你要助顺,要相助王师?!我呸!”

    但是,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当然了,这话也可以视作各种特种娱乐场所的工作者服务人员来标榜自己,“奴家是形势所逼,卖艺不卖身的。”到了夜里,鬼才知道你有没有卖呢!没有卖,你怎么在这个环境里生存的?

    终于,柳攒机抛出了目的:“上面交下来的差使,五天之内解送二十万石粮米并油盐烧酒若干到大营。各位同仁,大家看怎么把这个差使办好吧?”

    大小粮商们暗自骂道,你是这江南最大的粮商,当年最早在南京下关码头炒卖南米契约的便是你。不要说二十万石粮米,便是一百万石上好的南中粳米,你也能立刻拿出来!

    原本安静的议事厅内,瞬间变得“嗡嗡”声不断,大小粮食商人们纷纷的低头同自己的相与们压低了声音说话,发泄着心中的愤懑。

    “各位,请肃静!肃静!”柳攒机挥动着双手,努力的试图让人们安静下来,但是,你这么做,无疑是从众人的钱袋子里抢钱一般,如何能够让这些见了钱如同苍蝇见了血一样贪婪、疯狂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