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村官训练班的六政三事(下)(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问。

    同样热火朝天的情景,出现在守汉的书房里。

    “大人,按照您那日所授方略,我等回去参详数日,便依照大人所说的流程,斟酌损益,研究出了添加到铁水中的份额,便制成了钢。”凌正笑的见牙不见眼的,几日来的疲劳,在这一刻,都是值得的。

    书房的地上,摆放着一块钢锭,从它的颜色,硬度、韧度、质地,声音,还有制成的农具的性能等指标,在凌正等人看来,确实是毫无疑问的钢。虽然比百炼精钢感觉上差一些,但是,单是用那海水中的神秘之物添加到铁水中,便制得了如此的钢,还有什么可说的?

    守汉心里清楚的很,这个东西,看上去和用起来,都和钢一般无二,有些性能,比这个时代的大多数钢还有优越,但是,它却不是钢。

    它的名字是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就是铁中的碳以球状形态的石墨存在的铸铁。这是冶金学上的定义。

    要想让石墨碳以球状形态存在,只需在冶炼的时候加入镁即可,现代冶金工业加的是纯镁,而在17世纪如果想要制造出球墨铸铁的话,就只能添加菱镁矿或者白云石,可是,这两样东西,守汉的地盘上都没有,他知道储藏着这些矿产的地方,如今是在建奴的铁蹄下呻吟。可是,他有代替的方法和替代品,没有白云石和菱镁矿,加氯化镁也一样。

    而氯化镁的制造,就更加简单了,海水里有的不仅是食盐,还有别的。

    守汉说的海水加石灰水的方法,其实就是海水中的氯化镁和海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然后形成了氢氧化镁。

    而氢氧化镁在遇到铁水的高度热情后,体内的氢氧就会消失,镁和铁结合之后,形成的就是球墨铸铁了!

    当然,说起来容易,如果不是凌正等人几日几夜不眠不休的实验,也没有这么快就形成一套很完整的工艺生产工艺。

    “大人,我等今日前来,有两件事要请大人的示下。”

    “哦,讲!”

    守汉抚摸着“钢锭”,给他的感觉不亚于抚摸着盐梅儿的身躯。这个东西,作为钢的替代品,还是很称职的,而且,如今在自己的地头上,原料、添加剂、燃料人工一样不缺,试验了一下,每天可以出产五千斤左右的“钢”,这还是试验炉,没有大规模生产。如果生产力全开的话,无论是用在农业上,用在军工装备上,造船上,还有那些工场的设备里,都是一个划时代的的革命啊!

    “请大人为此钢赐名。这是第一件事。”

    “啊?!还要起名字?”

    守汉有些犯难呢!以前可是没有这样的事情啊!一个工业产品,还要起名字?

    “你们的意思呢?”

    “小的们愚钝,全赖大人点拨,才有此物问世,不敢僭越。”几个人异口同声的将这个命名权交给了守汉。

    “就,就转。。。。。”

    守汉本想说那就转天再说吧!不想一时口舌不伶俐,于是,误会产生了!

    “好!大人赐名九转钢!”

    “果然好名字!非九转不得此物!”于是,球墨铸铁,就有了一个极度坑人的名字。

    日后,随着守汉地盘的扩大,此物也少不得流散出去,或是贸易,或者是战争,被别人获得,当人们得知这个东西的名字叫做九转钢的时候,就想当然的按照以往百炼钢的路子进行仿制,但是,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

    “哦,”守汉暗自擦了一下并不存在的汗水,心里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也许这就是上位者的好处吧!

    “方才你们说有两件事,这是一件,二一件事情是什么?”

    “大人,也是和此物,嗯,九转钢有关。”

    雷明生半晌没有开口,此时开口,说的便是要紧的。

    “大人,几日实验,一炉一日可出五千斤上下,第一炉钢已然按照大人的交代,制成了农具,锄头、犁头、耙、镰刀等等,政事堂的后生们使用的便是这些。小人们想请大人示下,这九转钢的产量,还有,以前那些钢是不是还要炼,如果炼的话,多少合适。”

    “另外,小人拿了一块钢到太平洞试了试,打制的刀和矛头,比以往的都要锋利,请大人示下,日后府中兵马的刀枪器械,是不是都由九转钢制造。。。。”

    凌正、雷明生、王全几个人到底是技术人员,上来考虑的就是产量、用途、产品品种等问题。

    “如果,我给你充足的人手,铁矿石,你们一天能够保障出产多少?有没有一万斤?”守汉习惯性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