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 现实的诸葛亮会(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你们便说一说此次北上沿途的事情。那些个风土人情之类的事,便不要讲了,留到酒席宴上说。”

    作为李守汉的亲随出身的左天鹏,深谙守汉的意思,他要了解此次北上过程中出现的成绩和问题,那些是人为的,属于制度问题,哪些是技术问题,需要在技术层面解决的。

    “大人,这次北上,弟兄们都说,船上配备的烧泥炭的炉子却是好东西,可以让大家随时吃到热乎饭菜汤水,还有,那五十升一桶的甘蔗酒也是好东西,既解渴又解乏,以后如若再出海,还要多备些才是!”

    “好!这些是好的,说你那些难处!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

    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

    守汉的话让在场的人们都安静了下来,人们仔细咀嚼着守汉这番话的意思。

    “大人,列位,那,天鹏就斗胆得罪了!”

    “大人,疾风舰是您一手打造出来的,确实是好船,行驶速度快。但是,”

    听到左天鹏说到但是,守汉的心猛地下沉了一下。

    “就是因为船速太快,一旦遇到风,船只就不好操控,此次北上,我们遇到了两次西风,兄弟们感觉几乎被风把我等的船只吹离了水面,几个胆小的娃子抱着桅杆大哭不止,还是左大人下令,有敢乱动者立斩不赦。这才让全船安静下来。”

    “还有这火炮,大人爱护我等,将二百余门大小火炮交由我等,但是,这万历年间和嘉靖年间所造的铜炮同近来新铸造的钢炮相比,射程短不说,装药也少,且射速慢。”

    “而且还重得多,”一旁的一个炮长闷声开了口。“新铸造的火炮口径统一,内壁光滑,而且同样的弹重,火炮自身要轻得多,老式火炮则不然。为了不让船只一侧过重,我们在雷州洋面上就调整过一次炮位布局,尽量让两侧荷载相近,免得船只飞速行驶中侧翻。但是这样一来,炮位又不统一,在与海盗的炮战之中,便炮弹无法击中对方船只。”

    沈姓炮长侃侃而谈,看得出,这都是他的切实体会,在场的工房几位主事,或是自己用炭笔快手记载了纸上,或是低声吩咐身旁的学徒子侄们替自己记录下来。

    “那些碗口铳之类的,标下建议以后就不要在船上出现了,既碍事,又不见有什么作用。”

    “此番北上,大人将大大小小二百余门交给我等,固然是火力强悍,但也是种类繁杂,口径、弹种不一。为了操作这些火器,不得已,将熟练炮手分散到每一具火器。这才能确保火炮按照舰长号令发射。”

    “炮种不同,口径不一,弹重杂乱,射程亦是各有远近。如若不是各舰上有配着火箭,此番与海盗交锋,胜负之数,尚在两可之间。”

    沈权的话,虽然拉拉杂杂,不成条理,但是却是他从实际操作中发现的实务,这让在场的人们听了之后无不点头。

    但是,坐在人群中的老狐狸胡礼成,却偷眼看着守汉的脸色,那张年轻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喜怒哀乐,看到的,只是守汉不停地在一个簿子上迅笔疾书,也不知道在记些什么。

    “但愿不是在写黑账才好。”胡礼成心底的最深处不由得发出这样的哀叹。

    “…..还有,我们的炮位,如今我们的新船都是在下甲板,且在船舷两侧开出炮门,让炮能够发射。标下意见,是否将炮门口加盖,用铰链将炮门盖链接,不使用的时候,炮门用带铰链的炮门盖关闭,防止海水进入船舱,侵蚀炮位和舱内货物。”

    在沈权身边的楚天雷,等沈权说完之后,站起身来,抱拳向守汉行礼之后,“大人,标下有话要说。”

    得到守汉抬手示意后,楚天雷转身向四下团团行了一个罗圈揖。

    “大人,列位,方才沈炮长说的皆是实言。在下有幸,也在此番北上船队中任职。往来数千里,虽然在下愚钝,但也是有些心得。”

    “大人,关于船上炮位设置,标下发现,在各舰配置的大小火炮中,两门舰尾的钢炮,和两舷配置的四门十二磅青铜炮,较之其余各类火炮,最为优异。这二者之间,标下愚见,以钢炮为佳。”

    “诶!”

    “哦?!”

    “咦!”

    听了半天的否定和问题,终于听到了肯定意见,让在场的工房主事和匠师协会,船厂、太平洞工场的一群人大为兴奋。

    “青铜炮的好处,标下便不用说了,如今单单说说这十门新铸造的钢炮。同样口径,同样弹重的钢炮,较之青铜炮,有三个好处。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