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双炉制的倡议(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

    麻烦之一就是原材料的保证。

    “如今我们用焦炭炼铁炼钢,小老儿听焦化厂的人说,一百斤煤,经过加工,差不多出七十斤碳。按照一吨焦炭一吨铁矿石的比例混杂,这九万吨钢铁,至少需要十万吨以上的焦炭,也就是十五万吨上下的煤!”

    “还不算铁矿石!”旁边的人丛中有人补充了一句。

    “说的好!”

    守汉在心里不由得为之赞叹,眼前的这群当年的工匠们,已经不单单是技术人员,他们已经逐步开始从技术人员向管理者转变,开始考虑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产品的生产、原料、销售等等诸多环节。

    “方才那位兄台说的话,在下也听到了,不错,如此巨大的原料需求,主公自然不会想不到,解决的办法便是广宁煤田、石溪铁矿、焦化厂三家,与钢铁厂连成一气,成为一个联合企业,我们便称之为联号,将从矿石、煤炭的开挖,到焦化、选矿,到冶炼,整体全部连成一气。既连成一气,又相对独立,根据钢铁厂每个季度提出的生产计划,制定自己的生产计划,并交付给下一个环节。”

    钢铁厂的人们不做声,只是在各自的盘算着这样的利弊之处,以往所需的焦炭,都是从郑家手中购买之后加工而成,如今没有郑家的从中渔利,想来煤炭的价格会降低一些,那么,钢铁的生产成本也会低一些。

    “好了,鱼头做汤,鱼尾红烧,如今剩下的,便是中段了,这中段的做法,便是要各位先生来拿主意了。”将原料、销路的问题解决,剩下的便是生产环节了,沛霖很是有自知之明的将这个技术问题,交给了眼前的这些内行们。

    免得说的荒腔走板,失了自己的身份!

    这个问题却也难住了南中钢铁厂的人们!

    让他们引以为自豪的小高炉,一炉出钢铁的标准在六百吨上下,为期三天,也就是说,一个月下来,便是六千吨,一年就算风雨无阻,老天保佑,炉子上什么问题都没有,亦不过七万吨上下,何况炼完一炉之后,炉子还要检修一番?就算再加是简易高炉和那些坩埚的产量,距离李守汉提出的九万吨的产量还有好大一块。

    这该如何处置?

    “其实,我们可以再建一台炉子!”一个有些怯懦的声音从人群的角落里传来,声音不大,但是在寂静的环境里,便如同一个焦雷一般在人们的耳边炸响。

    “苏老四!你在那里说什么?!”凌正有些不满的呵斥起来。

    “凌工,言者无罪,何况我们只是在谈论。”守汉出言制止了凌正的进一步举动。

    “这位苏老兄,您怎么称呼?方才说什么?”

    “主公!他叫苏老四,他的名字您不知道,但是他的婆娘在这河静府可是名人,便是那开了大食堂的苏四娘!”

    凌正一句话,人们又是一阵善意的哗笑声,苏老四顿时脖子都红了,被人当众说老婆如何如何,自己是如何的惧内,想来是一个正常的男人都要脸红。

    守汉也是饶有兴趣的打量一下这个站在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苏老四虽然看上去有些木讷,但却不是那种三脚踹不出一个屁来的窝囊,而是有点忠厚朴实,想来是因为平日里媳妇过于能干,压制的他有些抬不起头。不过,身上的衣着服饰、脸上的气色倒是比别人都要好些,看得出,苏四娘这个有名的女强人,也是很知道心疼老公的。

    “笑什么?!一台炉子炼一炉子钢铁,至少要三天,从温炉、装料、预热到点火冶炼,一直到最后清干净炉渣,这样算下来,一年下来怎么也不能炼出九万吨钢铁来!”苏老四大概是有些按捺不住了,也许是平日里被同事们的乱开玩笑积累的怨气,今天一起爆发了。

    “但是要是再有一台炉子,便是简单的多了!一台装料,另一台在炼铁或者炼钢,一台在检修,一台在冶炼!”

    苏老四很是理直气壮的说出了自己的设想。

    “其实最好应该是有三台炉子,一台炉子工作,一台维护,一台炉子在做准备,第一台炉子熄火,第二台炉子已经启动开始冶炼,第三台炉子在做准备,第一台炉子在检修,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做到三百六十五天,每一天都有炉子在工作,每天都有几百吨铁出来!不要说是九万吨,便是十万吨也是轻松拿下!”

    苏老四的这番话,倒是没有引起新的哄笑声,人们看到了李守汉脸上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便不敢造次,不管真的假的,也开始思考苏老四的这个设想,分析他的想法中的可行性和弊端所在。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