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七章 提前问世的抚垦局,长江水文资料(补更,还欠账,顺便求月票)(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串串开支数字,让当年海上的玉娇龙欲哭无泪。

    于是,芝豹便提出了这个与南中军进行合作,共同组织移民的方案。

    “合作?那自然是好的,但是,怎么样的合作法呢?”

    守汉笑吟吟的看着口沫横飞说的十分热闹的郑芝豹。

    “哦,这个,自然是贵军与我军两家的优势互相帮衬了!”

    按照郑芝龙兄弟的想法,和根据双方各自优势做出的这个方案,大抵如下:郑家利用自己船多、水手多的优势,将在福建、广东等地召集的愿意出海屯垦的流民运输到大员、南中等处,由南中军提供相应的物资,比如说粮食油盐给这些人发放的农具武器甚至衣服被褥等,之后,待土地开垦出来之后,按照双方约定的一个时间,分享所开垦土地带来的收益。

    好一个如意的算盘!

    沛霖听了芝豹提出的这个方案,不由得火往上撞。这分明是要南中军当这个冤大头嘛!你们只要出船只,别的大头都是我们出,鬼才知道你们说的那些所谓的移民物资是不是用来养兵了?!

    这种官场中的鬼蜮伎俩,沛霖自小便见得多了,玩得也是精熟无比,在他看来,郑家兄弟的做法,无疑是孔夫子门前卖书。

    而芝豹自己,也心里如同揣着一个小兔子一样,七上八下的。一旦因为这个方案与南中军翻了脸。从南中来的各类物资商品。如今可是郑家军的一大支柱和主要饷源,这个损失,承担不起。

    守汉仰面朝天看着天花板,似乎要透过天花板的阻隔。看到那广袤的天空中的日月星辰。一旁的沛霖和芝豹见他这番举动也是不敢出声。

    “既然是合作。那便是两利之举,可以!”

    “他同意了?!”

    当郑芝龙听到从兄弟口中传达到信息时,也是有些不太相信。

    但是。条件和合作方式守汉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一、双方成立一个民间组织,在大明腹地活动时打得旗号类似于商号之类的。但是在各自辖区之内,便是准官方机构。

    二、因为两家要安置这些移民的所在俱都是有不少生番土著,这些人的剿抚之事也是至关重要,所以,这个机构的名字便是抚垦局。

    (由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最早提出、历任台湾巡抚都十分重视的抚垦局这个机构,又一次被守汉无耻的进行了剽窃。如果刘铭传地下有知,说不得脸上的每一颗麻子都气得发红了。)

    三、物资和口粮南中军自然可以提供,但是,要计算到抚垦局的成本之中,待垦荒见到成果之后,在所获得的利益中进行抵扣。如果是在大员所获得物资中抵扣的话,首选便是樟脑、鹿皮等。

    四、郑家军须得保证,以每两个月为一个考核期,将不少于五万人的流民运抵南中各个港口。

    听完了兄弟捡要紧的内容所做的汇报,芝龙沉吟了一会,“就这些了?”

    “要害的就是这些,剩下的,便是由大哥和他分别出任抚垦局的两位总办,双方委派帮办人员作为具体负责此事人手,负责在闽粤等处招募人员。”

    “然后,按照以丁壮一人为基本单位的标准,每二十五人为一结,每十结为一围,步步为营,逐渐蚕食,每一围中选拔垦丁三十人,作为自卫主力活兵。其余的二百余人也都要接受简单的训练,以期能够自保。”

    除了第三条的最后一句“所提供的物资要列入成本,日后抵扣”以外,别的都不在郑芝龙的话下,甚至几乎都站在他的角度为他考虑这些问题。就连这基本的组织形式,如果运用得当,只需数年,芝龙便可以得到数万垦丁作为兵马的预备队。

    “两个月五万,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这厮当真是掐准了我的脉搏!”想起那张总是面带笑容的脸,芝龙便有一种想拔刀砍人的冲动。

    郑家控制的船队中,大多数是福船,如果照这个数目来计算的话,便是要拨出数百艘福船专门来进行人口运输了。

    “也好!南下运人!北上时也不能放空回来,运输各种物资军粮货色!”芝龙咬了咬牙。

    “还有两件事情,是回程的船上侄儿和我说的。”说完了正事,芝豹见兄长兴致依然不错,便趁着这个机会替侄儿说出了他的想法。

    “大木此番出行,长进了不少,所以,男儿还是应该让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他说,我们郑家军,也要向南中军那样,办两件事情。一是学校,各式各样的学校,从黄口小儿学习识字的学堂,到培养水师的学堂,都要办。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二是造大船。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