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一章 安置所(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里只是觉得一阵苦涩,少顷,身上开始出了些汗,想是那些药物在发挥作用了。

    华梅在身旁护卫的低声告知中得知,那些药物是从扶桑等出寻觅来的大青叶的根茎,主公说是什么板蓝根,对付时下流行的时疫最是有效。只是扶桑的各个大名现在见南中军大量收购,有些坐地起价的意思。之前一担子晒后干净的板蓝根才换一套铠甲兵器,如今不曾加工过的也要换一套了!气得大将军在府里很是骂了一通扶桑矮子。但是也是无奈,此物虽说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也有分布,但是路途遥远不说,到处战火纷飞,怕是采办到了,也是病情耽搁了。

    只得咬牙给他,日后再想办法收拾这些鬼子。

    华梅点点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岛津家、锅岛家、桦山家这些年在我们身上赚取的银钱好处也是不在少数了,只怕到时候。吃下去多少,连本带利都有吐出来的那一日!”

    “用过药的父老,全部跟我走,前往地字号区,进行户口技能登记。”

    几个大嗓门的执法口中吆喝着,摇动着三角小旗,黑压压的人群,继续缓缓的向前移动,随着他们往前方而去。

    正前方的空地边缘,同样矗立着一排栅栏。木栅上开着几十个口子。栅栏的口子旁边,搭建有一间小屋,屋内有桌子,一些办事人员坐在桌子后面。不时的询问着入内人员的一些情形。很快流民又被分为数十批次。排队进行户口技能登记。

    那妇人一家人期期艾艾的站在书案前。有些惶恐的面对着这些办事人员,看着桌上摆放着的笔墨纸砚、一张张的户口帖子,朱砂印泥等物。还有一个个方形菱形的戳子,不知道是用来派什么用处的。

    “姓名,年龄,来自何处,几口人,在家乡做什么为生,有什么种田以外的技能,可曾会读书识字?”

    听得那办事员程式化的询问,那妇人的丈夫定了定神。

    “小人,黄林夏,来自佛山,一家来了四口,儿子在路上走散了。就剩下老婆和女仔在一起。读过几天书,能够算账。在佛山的时候在铁厂打铁,不吹牛,咱打得东西经久耐用,左近的几个铺子工场都说好。”

    “好了!按上斗箕!”

    那办事员快手的在户口帖子上写好了黄林夏的基本情形,描述了他的体貌特征。在职业技能一栏中填上了冶金、打造铁器的字样,在上面郑重的盖上了带有编号的戳子。

    眼下南中对于各种流民的入境实行分理梳清,将入内流民的职业技能和家庭情况详细登记,这样既方便他们就业,也便与南中进行人口管理。同时,对于那些意图不轨的各派力量试图进入南中刺探军情的人员也是第一道防线。

    对于黄家这样拉家带口的人,自然是管理甄别不是那么严格,若是孤身或是结伙而来的青壮,便是另外一种态度了。

    在三份户口帖子上都留下了自己的斗箕之后,黄林夏珍而重之的将户口帖子收好。

    “拿好这个,在安置所呆几天,看看你身体没有什么毛病,会有人来这里招工,你若是手艺好,试工被选上,你就有好日子过了。咱们南中实行的是计件工薪制度。下一个!”

    “民妇黄何氏。丈夫是方才的黄林夏,这是我的女儿,没读过书。在家时除了料理家务之外,便是纺纱织布,贴补家用。差不多每五天能够织造出一匹布来。”

    “好!按上斗箕!”

    “你会纺纱织布,过几日一样有织布场来这里招工,你要是验工验上了,挣的银钱不一定比你家汉子少!”

    那办事员递过户口帖子令黄贺氏在上面按斗箕,李华梅看了一眼上面登记的信息,在职业技能一栏里写着纺纱织布。

    “女人也能出去干活挣钱?”别看黄贺氏敢抢李华梅的粥喝,但是对于女人也能到工场做工这样的事情还是有些胆怯。

    “切!短见识了吧!如今咱们南中,女人出来干活经商务工的,不在少数!最有名的便是那苏四娘,人家的伙食堂,可是开遍了南中各处,哪一家的厂矿工场不是把伙食外包给她?!每天赚的钱比她当总办的夫君一个月的薪金只多不少!”

    “那就是说,我以后如果去了您说的那织布厂,也能赚钱养家?不比这死鬼赚的少?”

    黄贺氏恢复了女中汉子的英雌本色,指着自己丈夫的身影询问着办事员。

    “那也得看你自己的手艺如何了!下一个!”

    黄贺氏将户口帖子紧紧的抱在怀中,拉着女儿向前走,一面走,一面叮嘱女儿,“等安顿好了,娘就找一部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