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四章 南倭货币互换协议(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存火铳不过六千余支。我家将军的意思,有意将这批火铳一次性出售,不知老中大人可以做的了主吗?”

    六千支铁炮?每支四十贯,就是是有优惠。至少也要准备二十四万贯,再加上其他的采购物品,只怕将军就是将今年的全部收入都拿出来,也未必够!

    此时,在他背后,一个随行武士低声用家乡话同他汇报。

    “老中大人,属下日前在码头上遇到了岛津家的古贺一雄奉行大人,他正在从船上向下搬运金银,属下便与之手下人攀谈,据说,据说岛津大人也有意大量采购铁炮盔甲等物!”

    这武士的话,让松平信纲如同拨云见日!

    原来所谓的花一支铁炮的钱买两支铁炮,源出于此!

    不错!铁炮制造起来费时费力,以岛津家为之骄傲的种子岛铳产量也是每月不过百挺!若是自己从以出产火器而著称的南中这里将所有的火铳全部买下,令岛津家一时无法购买到足以装备起一支铁炮队的铁炮,不正是花了一支的钱,买了两支铁炮?

    我这里多了一支,你那里便少了一支!一进一出,不正好是两支铁炮?

    想想日后在战场上相遇,自己麾下的数千铁炮队向岛津家的队伍泼洒弹雨,而岛津家却无能为力的情景,松平信纲决定。买了!

    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少不得要向南中将军府好生的软语相求,说些好话,让他们同意自己这边能够分时分期的将这些货物运走,给付价款。

    “长史大人,这些铁炮。我谨代德川将军全部购买了!”

    也许是因为破胆了的缘故,松平信纲大人显得极为有气魄。

    “只是有两件事情要请长史大人体谅一番!”

    一是给付价款问题,别的不说,单单是这六千支铁炮,便是至少二十多万贯钱,这笔钱换成银元是二十多万。但是同样的南中通宝却足可以令大名们联合起来推翻德川家。

    在《石见银山旧记》一书所载,早在1309年(延庆2年)时周防国大名大内弘幸往访石见国时,在参拜北斗妙见大菩萨之际便有采银的纪录,后来臣从于大内义兴的出云国田仪村铜山主人三岛清右卫门帮助大内家在1526年(大永6年)3月开掘出地下的银矿脉,其子大内义隆继位后在1533年(天文2年)透过博多的商人神谷寿贞招徕工匠,以从海外学习的精錬技术灰吹法大幅提升银的产量。当时日本极盛时银产量年约200吨,石见银矿极盛年生产38吨(百万两)。价值约一万贯。

    所以,这二十多万贯的南中通宝,若是在日本国内,势必会造成群起而攻之的局面。用日本国内的货币比值兑换的话,便是要两千多万两银子!

    这也就是之前为什么九州的大名们要承揽信局往九州汇兑业务的原因。巨大的兑换差价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不过,这个问题被笑意无限的李沛霖轻松化解,顿时令松平信纲有一种打算纳头便拜的冲动!

    “既然贵我两家所使用的货币之间有着如许的巨大兑换差价,不但不利于往来贸易。而且易为奸人所乘,借此而扩充实力觊觎大位。”李沛霖就差直接说出来这样的货币比价对于西南诸藩的利益大大的超过了给他们带来的损害了。

    “那便不如请老中大人与在下一同商讨一下,签订一份契约,规定贵我双方的货币彼此之间的互换比例,和互换金额便是。如此一来,对于扶桑与南中与大明的贸易活动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不知松平君以为如何?”

    货币互换是个什么东西,不但松平信纲不懂。便是说出这个词汇的李沛霖也是半通不通。但是,这个说法和提议,包括今天出售给德川家如此多的铁炮,都是守汉同南中军高层们精心研究过的。

    一下子便将库房里堆积的这些老旧的火绳枪全部处理掉。换来的资金可以用来扩大生产规模,增设炼钢高炉,多设几处船厂,将早已设计完成的新胜利号等主力战舰建造起来。

    在守汉印象里很多的穿越小说中,猪脚都是将石见银山和佐度岛抢到手中,作为自己产业和军队资金的来源。但是,这些人没有想到的一点是,一个国家没有了硬通货,会爆发什么样的社会危机?

    当年日本之所以爆发了倒幕运动,不是什么西方资产阶级意识的觉醒,而是因为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大肆的在日本兑换金银以牟取暴利。造成了日本国内的大量黄金外流,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守汉可不想因为短时间的谋求利益,把日本引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可是多少黄金都无法收拾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