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七章 税改风波(三)(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们要不要调防御器械上城?”

    典史有些紧张的看着城墙外那气势汹汹的交农队伍,脸色微微有些变色。

    洪易林眯缝起眼睛看了看城外的队伍,捡起一根丢进城头的木杈端详了一下,破旧的木杈摔在城头的青砖上被摔得七零八落的。

    “攻城?他们还没有想到哪一步!告诉弟兄们,都在城墙上头做好,该吃饭吃饭,该饮茶饮茶,养精蓄锐!就给我记住一条,躲藏好,别让城下的人看到他们!”

    笑话,拿得那些铁锨锄头都舍不得扔到城上来,只是大肆丢弃了一些原本就要丢掉或者烧火的竹木制成的破旧工具,这样的一群人你让他们来搏命攻城,不亚于痴人说梦。看他们乱糟糟的样子,嘈杂吵闹之声不绝,完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这些人用于村庄之间、不同宗族之间,争水、争山林的械斗、打群架还可以,当真是要真刀真枪的上阵拼杀。洪易林很有信心,自己手下的这一哨人马,完全可以守住县城并且击溃他们。

    城头上半点声息也无,仿佛城下空无一人一般。

    城下的这数万人可不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队,能够做到令行禁止。见城头半天毫无动静,连个鸟也没有一个,从一早便从家中出来,水也不曾喝上几口,人们嘴里渴的要冒烟,肚子里又是一个劲的直咕噜。少不得要在城外关厢附近找个地方寻个店铺觅些吃食。喝上几口茶。

    可是,往日里生意兴隆的几间茶楼早已慑于这乱轰轰的几万人,唯恐有人趁机作乱,纷纷关门上板。将门户从里面关得死死的。用桌椅板凳顶死。

    看着一处处关门闭户的商铺。摸摸腰间的通宝,几个进城交农捎带着买东西的农人悻悻的在街市上到处漫无目的的行走。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乱糟糟的全都是这些人。

    人们拥挤在几口水井旁,争抢着刚刚从井中汲上来的清水。有那挤了半天也无法挤进去的人气哼哼的一跺脚,“丢那妈!老子几十里路的跑来,就是为了忍饥挨饿?连水也喝不上一口?算了!老子回家去!反正交税的时候也不会对我网开一面!”

    农民的散漫性便在这个时刻暴露出来了它的劣根性,何况是这种根本没有什么组织和指挥体系的乌合之众?很多跟着前来闹交农的人见没有什么好处,便有人开了小差,一时间三三两两的人,也不知道是到县城来赶集购物的,还是来闹交农的,陆陆续续的往来的路上走了。

    人群如同大海退潮一样,来得凶猛,退得也十分迅速。在街道上留下了遍地的稻草搓成的细草绳,破烂了的竹筐,断了半截的扁担、穿烂了的草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守在城头垛口后面的洪易林,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这些人们三五成群的往来路上走去,只有一群领头的如同被热汤淋了巢穴的蚂蚁一般慌乱的在城隍庙之中来回进出,试图将回家去的农人们拉回来。

    留在城隍庙周围的,大多是各处乡镇之中的小地主、有个不入流功名在身上的人物,更多的是那些租种别人土地的佃户,或者自己名下的土地投献给别人的准自耕农。利益相关,他们就算是饥渴难忍,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快!安排人去弄些吃的喝的!”

    求生堂的几个头目不住的吆喝着,安排人手往附近的城关镇上去买些糯米鸡、叉烧包之类的点心,多多的办些热茶来给大家充饥解渴。

    好在城关镇就在眼前,很快便有东西送到,见有了吃食饮水,这仍然留在县城的数千人顿时一窝蜂的便冲了上去,十几辆板车上的食物热茶顿时被泼泼洒洒的争抢的到处都是,不时的从人头攒动蜂拥之中传出激烈的叫骂声,那是有人从别人手中抢夺食物,或是热水洒到了别人的头上、身上,烫的那人嗷嗷怪叫。

    口中咀嚼着糯米鸡,还不曾嚼碎咽下去,耳边却听得城头方向一阵鼓乐声,顿时将人们的好奇心吸引起来,人们呼朋引类的纷纷又往城门方向涌去。

    城头上,洪易林换了一身官服,熨烫平整的七品袍服,显得气派十足。身后、身侧,本县的典史、县丞、三班班头、民壮班头,城守营的守备军官,工作队的护卫,如同众星捧月一般的簇拥着他。

    “各位叔伯,各位大佬,可曾认识在下?”

    洪易林命人搬了一张高凳子,就是当铺里朝奉坐的那种,施施然的坐在城头,将手中的茶杯放在垛口上,仿佛城下的数千人不是来围城闹事,而是来找他说闲话、唠家常的。

    “我认得您!您是到我们村子里说官家要让娃娃们都有书读的洪队长!”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