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四章 陈板大的新年贺礼(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得不从北面的乌斯藏手中购买那些从藏北盐湖地区出产,又经过数千里长途跋涉,用牦牛和绵羊一路驮运到日喀则等处的盐巴。

    这里面的利润有多少,他们都很清楚,只可惜自己手中也没有太多的食盐资源。

    如今有人愿意同这些孟加拉领主进行食盐转口贸易,这等坐在家里就有买卖上门的好事,哪个不肯做?

    于是乎,纳瓦布的数万大军面对李华宣、左天鹏几千人的局面,悄悄的变成了他的一万多人对阵南粤军的几千人。

    这几千人之中,更有三千余人急于杀敌立功换取军功首级才好领赏的扶桑志愿兵。在攻克巴里萨尔城之后,李华宣除了向父亲报捷,整理府库,出榜安民等一系列流程之外,便是兑现自己的诺言,凡是在此战之中阵亡者,一律给付六百石上好粳米的米票。并且令随军信局之人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将这些充当着抚恤金的米票发往该员家中。

    六百石!?在日本,如果节俭一下,再掺杂些杂粮、萝卜之类的,足够一家五六口人吃上十几二十年了!

    何况,每个战死者还有三殿下额外送的两匹棉布,算是三殿下个人的一点心意。

    面对着这样巨大的诱惑,这些扶桑士兵的战斗意志空前高涨。不要说对面逐渐聚集在一处的是孟加拉的纳瓦布土兵,就算是八幡大菩萨下降,只要三殿下发话,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将他打下莲花宝座。

    两个方向的好消息不断的被送到顺化。经过过滤后传达给王公公。

    这几天。王公公过得很是惬意。

    每天几个烟泡,然后在城中四处逛逛,看看顺化的街景,若是不太愿意外出。便到后园中去看看那对准备运往京师向崇祯献上的祥瑞白虎。用大块的上好新鲜牛肉喂喂它们。

    当然也不是一点正事都不做。

    正月初五那天。以守汉和王德化二人的联名上奏报捷题本便在顺化拜折发出,由郑芝龙带着五艘飞剪船前往京师上奏。当然,船上除了随行的船厂技术人员和水兵外。便塞满了各色时鲜果品,咳咳!郑芝龙很是相信随行小太监的话,这些柑橘、山竹、红毛丹、香蕉、荔枝等物,都是王德化王公公以他本人和宁远伯的名义献给皇帝陛下的一番心意。

    看着五条快船消失在了自己的视野里,王德化在心里默默的祝祷了几句,上车准备回自己的下处,却不料想,从码头的另一次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爆发出阵阵的欢呼声。

    “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过不多时,派去打探情形的小太监回来,“公公,也没有什么事。就是去年往返于顺化、吕宋和日本之间的四条船,不小心遇到了风暴,被刮得偏离了航道,然后便被海风和洋流给送到了什么山海经里说过的扶桑国。在那里耽搁了数月之后,修补好了船只,又弄了不少当地的特产,辗转回来了。刚才是码头上有认识他们的人在那里庆祝他们归来。”

    王德化不知道,这四条船被黑潮和阿拉斯加洋流带到所谓的扶桑国这一遭意味着什么,只是在鼻子里哼了一声,“哼!海上波涛生涯,原本就是凶险万状,此时他们能够回来,也算是他们的福气!”

    不过,用一句俗套的话说,老天为你关闭一扇门时,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样才会平衡。换言之,当你好事连连的时候,你的敌人也会有好事情发生,否则这个世界就显得不那么公平。

    虽然是元旦,但是盛京城外绵延数十里的铁匠炉、匠作坊却是依旧丁当声响不断火星乱蹦,烟火冲天,铁锤起落声昼夜不休,无数工匠在清兵监视下忙忙碌碌,打造兵器,成千上万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工匠在专注地忙碌着。打制刀枪,打制火铳,铸炮等,没有一个人敢不认真。

    沿着官道进城,便是与城外的景色两重天地。

    多尔衮、多铎、阿济格兄弟三人,在数百名衣甲袍服簇新,胯下战马鞍韂嚼环鲜明的巴牙喇兵和家奴的簇拥下,沿着睿亲王府通往中街的大道上策马奔来,沿途不断有满蒙亲贵王爷贝勒之类的角色在道路旁高声同他们兄弟见礼。

    按照中国历史上流传的“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之说修建的内城将原来的“十”字型两条街改筑为“井”字型四条街,街道上店铺鳞次栉比,热闹非凡。这其中有不少是所谓的南货店,里面出售着八旗和汉人官员们喜欢、需要的各种各样的货品。

    在中街的中央,便是努尔哈赤、黄太吉父子修建的清国皇宫。这里从他们父子攻克沈阳开始便不停的大兴土木,一直到了崇德元年才算初具规模。大致以崇政殿为中心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